南九连忙加快脚步追上他,只觉得这墨痕息也着实别扭了,又要帮自己,又要损自己两句。
两人这一路拌嘴,倒也忘记了疲劳,觉得这路途似没那么远,争执中就瞧见了村子。
三姨娘在村口等着,见他俩各人背着那么多,有些无可奈何:“都说了,你俩待在家里便好,让我们大人去,非得不听。”一面从南九背上接下背篓,自己背起来。
南九则去拿墨痕息怀里抱着的那些东西,“也没有多累。”
“满头的汗了,回去先擦一擦。”三娘有些心疼,有些担心这两孩子再这么背下去,会不会被压弯了腰,长不高?
回了家,将东西都拿出来,满满的两大桌子,南九特意将墨痕息写的对联拿出来,“二娘,你们瞧怎么样?”
几人一看,有些意外,一面赞着,“怎么,县里有秀才来赶集么?这字从前没瞧过,写得真好。”
南九闻言,呵呵一笑,“秀才这里呢。”然后指了指墨痕息。
然后几人就越发意外了,怎么看墨痕息怎么觉得委屈了他,能打猎,还能写这么一手漂亮的字,让他在家里做农活,着实是罪过,于是连忙道:“不行,这过年后得让小墨赶紧上学去,咱不能耽误了他。”
南九其实来的路上已经跟墨痕息说了,如果那铺子能说下来,墨痕息就正好去上学,方便得很。
但是墨痕息对上学不大感兴趣,一直说等过几年。
南九也是因为这事儿和一路争辩。
这会让听二姨娘的话,便朝墨痕息看去:“我就说吧,你再不去上学,二娘她们该着急了。”
“以后再说,你不是给祖父他们买了东西么,不先送过去?”他一面转过话题,将东西都分拣出来,看样子是打算和南九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