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同习武一样,到了某个阶段,就如处瓶颈,无论如何努力都感觉不到一点进步,贾瑞最近一段时间深深为此苦恼。
书案墙上大大的“静”字仿佛被封印,字写不下,书读不进,就连饭都没了胃口。
“是天太燥。”米婶如是说,花了数倍精力来整治吃食。
可惜,贾瑞的情形非但没有好转,还有恶化的趋势。
一遍又一遍的念诵清心诀,仍平复不了满心的烦躁,人整夜整夜的失眠,灵魂像是被无形无色的烦恼丝紧紧缠绕束缚,无法解脱无法自在。
烦,最近比较烦。
家里待不住,便来了翰墨巷。
国子监附近的这条翰墨巷,整条巷子都充满书香味儿。
铺子一间连着一间,全是金字招牌,书局、字画铺子、笔墨铺子、古董玩器铺子,出售的物品全都同文人墨客有关。
贾瑞没事就来逛逛。
一是打听会试的消息。谁是主考官,有何兴趣偏好,是何文风官风,新帝的人还是太上皇的人,有无特别政治倾向。
这些消息铺子的掌柜看你顺眼,或者当你花了一大笔银子后会多多少少的透露些给你。
能在国子监附近开铺子,背后的老板多为朝中清流,且还得有一定权势,自然有消息来源,而消息也比较真实可靠。
二是购买主考人的诗集文选、历年会试真题、邸报等参考资料。
购买主考人的诗集文选是为了了解主考人的文风,答题时有所针对。若你偏好华丽辞藻,偏偏这届的主考官是个文风质朴的,就要对写作风格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投其所好。
邸报就是现代的内参,能从中了解到朝中大政方针、政治动向、人事调动。熟悉了以上内容,答卷的时候更能把控内容。若江南发生水灾,试题就可能与此有关,如何治理洪水,如何赈灾等等。
除此以外,他还抱着能认识一些文友的期望。
国子监每年都有不少监生考科举,若是能认识一两位人品不错的,说不定能蹭些咨讯,毕竟国子监里集中了全国七成以上的大儒,而这些大儒肯定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讲起今次科举的推测。
可惜,这样的偶遇从来没有实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还是做梦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