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叔侄便是林子真拜访的第一站。
这两叔侄也算的上是医痴了,当初被种痘所吸引,家也不会了,一路跟着来了京城,后来又陷于药物研究所的氛围,这里不仅有许多前所未见的医术书籍,化学格物手段,精密有度的实验室,还有不少他们这个行业的大佬,伤寒派的,温和派的,还有经络针灸大家....
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做研究,若是心中有什么需要落实的设想,还可以写计划书,向上面申请资金立项,自己做主导人实现心中的想法,这让他们这些人那里舍得离开。
董云生干脆把自家妻子女儿都接了过来,打算在京城长居。
说来忏愧,他虽然是当叔叔的,但是如今却反而在他侄儿手下打下手。说来他这侄儿真不愧是他们族中难得一见的天才。那怕来了这里后,见识了青霉素的厉害,便下定决心转换了方向,从家族传承多年的伤寒派转而去学起了那个什么化学制药。
但是也能在短短一段时间内琢磨出不少好东西来,还后来居上,超过不少老前辈先在四爷那里立项,还不止一个。
一个是他现在参与的一味大众款的风寒中成药颗粒冲剂的研制,现在已经走的差不多了。效果不错,还方便引用,保质期长,不仅适合普通百姓居家配备,而且还很适合远销国外。
实在没办法,自从来了这里以后,他们已经越来越俗了,他们便学会了经济效益这个词。要是自家立项研究出来的药物适合远销,能为大清带来外汇,那么他们下一次不管是做研究或者实验,便能更容易立项和申请资金。
他侄儿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嘛,先是弄出一款打虫的尖尖糖,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效果很好,前段时间配合四爷那什么讲干净,讲卫生城市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毕竟那个知道自己肚子里有那么多虫会不害怕,反正一时间大家都勤快了很多,知道烧热水喝,便前便后勤洗手了。
后来还有几款陆续的药物,反馈都不错。这才有了今天,除了他手里这个项目,还有一个是研究那个什么磺胺,据说也是一款不亚于青霉素的药物,最重要的是不像青霉素一样,有人用了会过敏休克。
虽然他也挺酸的,但是他还是更喜欢走老祖宗留下来的这边路,他相信自古以来的汉方也不会逊色于那什么化学制药。
回过神来的董云生,就见自己侄儿正想逮着一脸无奈的林子真去他那实验室,看什么培养皿。
董云生忙拉住人,人家这会儿上门,来的还是家中拜访,必然有什么事情要说,自己这个侄儿真的是比自己还没眼力劲。
林子真这才松了口气,他现在看到董家仲也是头疼的很,他肚子里的那些货都被这家伙给掏空了,自己还要忙其他的,好久都没有补充新的知识了。
偏这家伙还是个学霸,每天都在疯狂汲取知识,他是扛不住了。这会儿见董云生出来解围,忙松了口气,说起了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