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是首次在飞船上采用全等离子推进技术。
虽然外星人章鱼提供了相关资料,但受限于材料基础,推力始终上不去,最终应龙三号不得不用0.1千牛的推进器凑合一下,四个五合一主推进部加一起才三千牛推力。
对比一下,一般地表发射时,五米直径的芯级,一级发动机加助推器总推力接近一万千牛。之前的化学动力上面级推力也能达到六十千牛以上。
那么三千牛的主推力,能飞吗?
当然能。
把近地轨道速度作为相对速度零,只要推力能克服稀疏气体粒子撞击造成的缓慢减速,就能给飞船提供加速度。但因为每一次转移轨道需要更长的推进时间,在轨道控制上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三千牛推力,能在应龙三号搭载货物,总重量超过五十吨时,提供一个0.1米秒平方不到的加速度。
这个数字看起来十分离谱,得加速十个小时,才能达到逃逸速度。
但是否离谱,还得具体看目标任务。
应龙三号,是为红星自动空间站准备的飞船。
从土球近地轨道抵达红星轨道,需要ΔV约4000米秒,土球上现有的推进器,想要把几十吨的自动空间站送去绕红星轨道,把组件发射上去在未来空间站组装,都至少要近百吨燃料。
电推就不一样了,两吨都用不了!
抛弃传统燃料,自重减轻时所需的总推力也相应减少,能免费获得大量的ΔV,别说现在推力已经到千牛级,哪怕只几百牛也值得一用。
实际上现在在轨的卫星所使用的电推系统,推力连一牛都没有,唯一能做的也只有防止卫星坠回大气层。
应龙三号所使用的电推推进器,是在未来空间站用来调整姿态的推进系统,改进后得来,所有的材料都是未来空间站的零重力加工系统生产的。
通过改变推进机制,应龙本身自带的ΔV十分巨大,如果整个航天体系的计算没错,它本身直接作为上面级,完成入轨,仍然能保留约20000米秒ΔV,当然这是没有加载货物时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