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府路除了三十一个县,还有三十多个卫所。”
“这些卫所都有五六千户人家,管辖的地域也不亚于一个小县。”
“可以把其余文士分配到卫所,负责治理军户。”
没有被录取的文士数量太多为难,朱武在听到萧让的疑问后,笑着向他说道。
自从去年底开始设立卫所以来,朱武这半年多乘着这次旱灾,招收了许多受灾农户进入卫所,再加上从山东、河北招揽的贫苦农民,如今燕京周围,设立的卫所已经超过三十个,直接掌控的人口,已经接近百万人。
这些卫所成立时间很短,治理水平也有高有低。再加上朱武有心在将来稳定之后,把这些卫所撤销或改为县。所以他决定一开始就安排文官治理,为将来转型做准备。
只是,萧让听到之后,却仍有些忧心,向朱武道:
“这些文士都是文人出身,让他们去军中做事,是否太过苛待?”
“若是闹出事端,会影响明公声誉。”
以宋国重文轻武的事情做参考,认为让文官去军中做事,会引起他们不满。
王伦、吴用、闻焕章等出身宋国的人,同样如此认为。唯有耶律大石出身辽国,而且以进士身份成为统兵大将,对于他们的忧虑,有些不以为然。
看到这一幕后,朱武在心中叹了口气,更觉得扭转重文轻武的风气,有些刻不容缓:
“争夺天下之时,必须依靠武人。”
“如今乱世初起、天下未定,如果我们在这时候顾忌文人想法,放任他们鄙视武人,那么打天下时,又有谁为我们出力?”
“鄙视武人的做法要不得,谁敢鄙视他们,我们就赶走谁!”
认真告诫众臣,朱武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是在做开创新朝的伟业,绝不能拿旧朝观念,看待新朝之事。
王伦等人闻言,俱是汗流浃背。虽然他们并没有鄙视武人的想法,但是在思考事情时,却仍不自觉地套用宋国观念看待。以现在这个局面,与其顾忌文人从军心生不满,还不如顾忌武人受到鄙视后不愿建功立业更加现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