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梁山泊只要能守住北线、抵挡金兵进犯,就能从容攻占宋国,以大宋财富人丁为己用,来日和金国争霸。”
“即使遇到最险恶的局面,被宋国和金国夹攻,梁山泊也能抵挡两国,在这里割据自立!”
对宋国兵马毫不担心,耶律大石在知道梁山泊兵马能够抵挡金兵后,认为梁山泊即使遇到最险恶的局面,也能割据自立。
这样一个势力,比先前他们抛弃天祚帝后建立的北辽,还有成事可能。相比残存的天祚帝,更加值得投靠:
“别说如今被梁山泊关押,就是逃回辽国,天祚帝也不会放过我们!”
“而且以天祚帝的能力,面对金国之时,几乎毫无胜算。否则我们又何必另立新主,抛弃天祚帝呢?”
“相比辽国、宋国,梁山泊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它成事的机会,却远大于两国。”
“来日天下之争,当是梁山泊和金国争霸!”
抛去表面浮华,耶律大石认真分析后,发现将来有夺取天下可能的,只有梁山泊和金国。辽国、宋国虽大,却已不足为虑。
他们这些曾经抛弃天祚帝、如今又被梁山泊俘虏的辽国将士,完全能投靠梁山泊,为建立新朝出力。
有了这个念头,耶律大石逐渐放弃了找机会逃跑、重回辽国的想法,开始思索自己若投靠梁山泊,能不能找到位置:
“梁山泊兵力虽强,但是文武大臣,却还远远不足。”
“我是进士出身,在辽国为林牙,相当于宋国的翰林。而且曾领兵数万,击败十五万宋军。”
“以梁山泊和宋国的关系,我若投靠过去,为他们防守南线和攻略宋国可谓再合适不过。”
“现在投靠梁山泊,是最恰当的时机!”
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耶律大石在想清楚这些后,很快就决定投靠梁山泊。乘着梁山泊立足未稳时,获得有利地位。
朱武得知此事,心中喜不自胜。作为从后世而来的人,他比当世任何人,都知道耶律大石的能力。历史上此人在燕京兵败、被金国俘虏后,找机会逃回辽国,在天祚帝猜忌之下,率领一支兵马远走西域。在西域建立西辽,成为开国之主。契丹之所以成为中国的代称,也是他的功劳。
可以说,这是一位文武双全、有能力打天下的雄主。梁山泊有他加入,夺取天下的可能,都会增加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