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招揽杨志的事情,一定不能在这时。必须等生辰纲事情定下来,再去寻找杨志,把他邀请上山。”
劝朱武认真三思,不要惹杨志疑心。
眉头皱了起来,朱武发现王伦说的话确实有道理。受到原书影响,他一直以为杨志丢了生辰纲就会上山落草,却没想到还有追回生辰纲弥补过错这一节。
如果这时候去见杨志,显示对杨志的看重。杨志会不会对梁山泊起疑心不好说,拜托他在附近寻找生辰纲,却是极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不是招揽杨志的好机会。
想明白了这一点,朱武猛拍脑袋,向王伦道:
“多亏先生提醒,朱某险些就坏了这件事!”
“依照先生看来,如何招揽杨志?”
王伦心中暗喜,当即道:
“主公就当做不知这件事,等生辰纲的事情传开后,再在江湖上散出消息,招揽杨志上山。”
“想来那个时候,杨志已经打探到梁山泊和生辰纲的事情无关,不会怀疑梁山泊的用心。”
“再加上他丢了生辰纲,已经走投无路,主公稍微招揽,杨志定然上山。”
向朱武提出了计策,并且毛遂自荐要负责这件事。
对王伦的心思隐约有点明白,又有心扶持他和吴用相牵制,朱武答应让王伦负责这件事,把杨志招揽上山。
得到想要的结果,王伦极为高兴。和朱武在独龙冈附近游玩一番,又向朱武建言,尽早返回山寨。
考虑到芒种已过,独龙冈分田种地的事情已经忙完。朱武也无心陷于琐碎杂事,便留蒋敬在独龙冈收购粮食,自己和王伦回了梁山泊。等待事情发酵,再去招揽杨志。
生辰纲的事情传得极快,不过数日功夫,王伦便打探到梁中书府上的两个虞候,去济州衙门告杨志勾结贼人劫了生辰纲,如今已随衙听候,要捉拿杨志等贼人。当即向朱武请命,要去招揽杨志。
朱武这个时候,却改变了想法。这几日他一直在关注杨志的动向,发现杨志因为去年没答应在梁山泊落草的事情,有些不好意思上梁山泊。如今已去了青州,在操刀鬼曹正的建议下投奔二龙山。
眼看杨志没有上梁山泊的心思,如今还远在青州,朱武在思考招揽杨志上山的利弊后,向王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