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决定拉拢贫雇中农,却不急着让他们上山的原因。”
杨春听到这些解释,顿时感到恍然,赞叹还是大哥想到的多,没有扩张冒进。如果像他想的那样大肆拉人上山,山寨钱粮紧张不说,也容易招来官府打击。
在没有足够的准备前,山寨人员规模,确实不宜扩充。
不过,就这么看着有可能加入自己的人,变成了友善中立,杨春还有些不甘,道:
“大哥,就没有办法掌控他们吗?”
“以后山寨要扩大,如何保证他们一定会上山?”
见他这个样子,朱武哈哈一笑,指着旁边的地契,道:
“这不就是办法吗?”
“掌握了这些土地,还怕他们不上山?”
对这些土地的用途早有打算,朱武向杨春道:
“这些地的主人已经死了,如果我们如果想卖出去,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没人出钱买的。”
“如果无偿分出去,等到我们走后,土地也会被其他地主豪强夺过去。”
“所以对于这些土地,我的处理意见是,全部归少华山所有,再优先租种给投靠我们的人。”
仿照后世的土地制度,朱武制定了一个粗略的方案,让杨春听了之后,更加佩服起来。
在彻底明白了朱武的用意后,杨春对整理地契不但不觉得麻烦,反而满怀信心,更加有了干劲。
不过即使如此,由于土地的复杂性,朱武和杨春等人还是花了数日时间,才将土地的事大体理清,在尊重现有耕种者的基础上,将多余的土地,优先租种给投靠少华山的人。
甚至,为了避免官府追问,朱武还取了个朱洪的名字,伪作从豪强那里买来土地,名义上持有土地。
数日下来,朱武通过实地调查等手段,对这个村寨也做了大概统计。不但摸清了地主豪强、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占比,还知道了他们的识字比例、宗族归属等情况。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农村的核心问题,就是土地分配。
“土地几乎是农村唯一的生产资料,无论地主还是农民,都把它看作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