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和皇后都躲了,让一些皇亲国戚想要找人求情都找不到人。
要知道这两代官家都是独子,代表着官家没有叔叔,伯伯这样的长辈。先帝好歹还有姑姑,如今的官家连姑姑都没有。
官家从小就被封为太子,和宗室这边也不怎么亲近。除了被封为乐善郡王的赵仲针,和其他人讲的都是君臣之礼。
乐善郡王在官家的支持下已经在宗室中有了很大的话语权,要不是年纪轻,辈分小。恐怕宗正的位置也是能坐的。
之前宗室就是通过他和官家一起合作了很多项目,大家都挣了不少钱。所以官家想要改革,虽然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但是吃人嘴短他们也不好直接反对。
毕竟那些生意是真的挣钱,要是惹怒了官家不让他们一起了怎么办。但是白白的利益丢失他们也心疼,于是就想着走走太后和皇后的路子。
哪想到这两位闪人闪的这么快。
再看看官家亲近的人,或者是官家面前有些脸面的了,哦,都是改革派。
很多勋贵人家也就偃旗息鼓了,他们是失去了很多利益,但是这些年确实也挣了不少。看情况以后还会有更多。
他们实在是没有必要和官家闹翻,他们这样的人家可不会和普通百姓一样要交那些乱七八糟的赋税。要交的也就是那些规定的必须要交的税赋。算下来其实也不多。
当然这样的人家算是比较明事理或者是比较识时务。有识时务的,就有不识时务的。有的是觉得赵晟这样干是要出事的,他们不能支持,有的人觉得赵晟再怎么样也不能将他们杀了。反正各有各的原因,让他们不配合。
赵晟自然是不会手软,虎贲卫有尚方宝剑,王雱他们可不会顾及太多。
“张都知,我要见太后娘娘,请您给我禀告一声。”一个长得十分张扬美艳的中年女子在琼华苑的门口和张茂则说话。
“长宁郡主安,太后娘娘为了给先帝祈福,已经是斋戒闭关了。如今不管是谁都无法打扰太后娘娘的祈福。”张茂则声音的起伏不大,但语气中的坚决却是显露无疑。
“张都知……”
“郡主娘娘,没有什么事情比太后娘娘给先帝祈福更加重要了。”张茂则看了长宁郡主一眼。
长宁郡主是赵祯的姑母魏国大长公主的女儿,公主的女儿确实是可以封为郡主,但却并不是所有的女儿都能够得到封号。
魏国大长公主嫁给王诜之后生下了三女一子,儿子不用说自然是有爵位。女儿中的长女也早早有了郡主的封号。
这位长宁郡主是魏国大长公主的幼女,魏国大长公主是赵祯的敬重的姑姑,曹皇后自然是也给了她极大的尊崇。在她去世的时候,赵祯有意加恩。
儿子的加恩会比较复杂,牵扯的利益太多。于是赵祯就有意在魏国大长公主的女儿中挑一个人封为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