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晟不重女色,他家有皇位要继承,所以没有办法,为了安定天下,他需要一个皇子。但是他真的不需要一堆的女人。养着费钱还麻烦。
可是他身边的人都不这么想,他们都觉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才是君王的标配。以前说他爹沉迷女色的那些大臣们,如今又催着他广纳妃嫔,为皇室开枝散叶。
就很烦,神烦!
赵晟不喜欢将自己的私生活放在朝会上议论,也不喜欢被这么多人盯着。只是他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皇帝说的是高高在上,万万人之上。但是只要不是昏君暴君那生活还不如一个富家翁自由。
但凡他有一个兄弟,这江山重任他都愿意交付。但凡国朝不是未来惨烈,他也会安安生生地做一个垂拱而治的皇帝。
可是没有可是。
他有下辈子,下下辈子,但是这个世界的百姓又何辜。
哎,就是劳碌的命,希望下辈子不要再是皇帝了。
赵晟一边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一边观察着县衙那边的空地上的热闹。
大宋的税赋繁杂,就是赵晟也记不住全部的。虽然如今国库不缺钱了,中枢也是减免了很多杂七杂八的税收。但是底下的实行情况怎么样赵晟心里清楚。
赵晟看着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车的百姓,再看看喝五喝六的衙役,心中对这些吏胥的素质也是无奈。
封建社会流行的是官不下乡。和百姓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些吏胥,这些人是什么货色赵晟心知肚明。
只是天下的吏胥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中牟相在开封治下,也可以说是天子脚下,这里的吏胥恐怕素质是最高的了。可以想象其他地方是个什么场景。
赵晟其实也有些想法,底层的这些吏胥,倒是可以弄一个明主选举。让老百姓自己选,虽然也会有一些麻烦,但是总不会比现在糟糕了。
只是这样的事情他如今还是做不了的,民智未开,再好的政策最后也是空中楼阁。
不过他不急,他还年轻,边疆安稳,国力也在慢慢变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但是当他看到一个挑着稻谷的中年农民刚刚放下担子,边上的小吏就冲过去朝着箩筐踹了一脚的时候还是有些气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