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大王。”陈俞听到这里自然是不会再说什么, 而且自己的主子仁慈, 也是他们的幸运。
安康将事情和赵祯说了。
“爹爹赐的那玉如意儿子很是喜欢, 只是若真的因此杖毙曹华, 儿子怕曹家一家都要落难。”
“皇儿能如此宽余是好事, 你既喜欢爹爹再给你一个就好。”赵祯没有一点生气,反而觉得儿子像他。
心里满意极了。
安康也料定了自家爹不会生气,这位对宫人是出了名的好,吃饭吃到石头也不会追究,半夜饿了也不想麻烦别人忍着。
他虽然没有亲爹这么好的脾气,但是也不会不拿宫人的命不当命。
长寿宫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皇宫,台阁的相公们觉得这位皇子和当今陛下一样是个仁君,大宋国本必然会一直稳固。心里也是极为高兴。
倒是因为身子不怎么好而请假在家的晏殊,听了外面的议论后嗤之以鼻。他们这位大王和当今官家可不是一类人。
君臣之间的博弈可是刚刚开始。
皇祐五年,赵祯封自己的嫡子为瑞郡王,加官中书令。
皇祐六年,晋亲王,同年五月册封为皇太子,赐名赵晟,入资善堂进学。
赵晟成为皇太子这件事情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不单单是因为赵祯就他一个儿子,更重要的是他是嫡子。就算赵祯有其他的儿子也无法撼动嫡子的位置。
成为太子之后赵晟彻底从后宫搬了出来,如今住在内庭区东部的抱本宫。赵祯给他安排了一堆的老师,有当世的大儒,也有在职的宰相。反正就是一堆人围着他。
赵晟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自己身边的这些大臣都想要把他们的思想灌输到他的脑子里。
庆历新政失败后,他爹的执政方针就是稳,任何要打破如今稳定的势力都会被他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