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城
深夜时分, 中都城内一片寂静,各坊坊门紧闭,不见任何光亮。
巡街的卒伍手持火把, 夹袄抵不住寒冷,在冷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奈何职责所在,不能擅离职守。算一算时间,还得熬足一个时辰才能和同袍轮换。
更夫一路小跑,手中梆子连敲数下,清晰传入各坊。口鼻间弥漫热气,眉毛和睫毛悬挂白霜,遮挡住视线。因脚步太急, 没留意雪下结冰, 更夫向前滑倒,五体投地摔在地上。
“倒霉!”
更夫一边抱怨一边从地上爬起来, 拍掉身上的碎雪,连打两个喷嚏。
灯笼滚落在地, 烛火已经熄灭。
梆子滚出更远, 更夫借雪光向前搜寻, 发现运气实在太差,吃饭的家伙竟然掉进路旁的水沟里。
幸亏冬日结冰, 污水全部冻住。换成是夏天,沟内污水横流, 臭气熏天,想捞都捞不出来、
更夫自认倒霉,小心下到水沟里, 摸索着找到梆子, 费了一番力气才爬出来。急匆匆抓起灯笼, 一番检查后舒了口气,从怀里摸出火石,连擦数下重新点燃。
灯笼是从西原国传入,中都城原本没有。
第一批灯笼由商队带来,出售价格极高,为氏族专用。其后出现多种材料,价格才慢慢降下来。
时至今日,灯笼成为常用之物,城内各坊都不显见,连奴隶坊都挂着几个。虽然是庶人坊淘汰下来,样子破破烂烂,至少强过火把,被奴隶们视为宝贝。
提起西原国,不免想到开在商坊的十几家铺子。
这些铺子占满两条街市,墙壁打通重新修整,门前挂上独特的幌子,专售来自西原国的货物。
每日开市,铺子内外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售出的货物以车计,经营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
铺子中的商品种类齐全,囊括衣食住行,价格有高有低,能满足大部分城民的需要。其中食铺最受欢迎,出售的包子、米糕和蒸饼味道极佳,分量十足。城民不提,往来商队都在大批量购买,替代干硬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