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春闱必不可少的实务策,就是考察士子们对朝政的关注程度,进而出谋划策。”
“但凡长点脑子的读书人,都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若能在本王口中抠出三言两语,对他们的应试之路,将受益无穷。”
“当然,这都是他们想出来的,并非本王所说,咱们要做的,只是卖书。”
“时不我待,尽快印刷,散出传单,白花花的银子,就要来了。”
转过天来,姜桓的传单,又飞遍了青山城的大街小巷。
接到传单的士子,个个激动的不行,就像忠实的粉丝,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偶像。
这些平日秉烛苦读的读书人,三五成群、不自觉的聚到了一起,疯狂的议论着。
“早就听闻逍遥王在大营练兵,不想他还真的来了。”
“王爷才名卓着,这对我等士子,可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是啊,若能学得王爷的一鳞半爪,今年的春闱可就稳了。”
“……”
不和谐的声音,也是存在的:“行了,别跟着吹了,人家开店,就是为了赚钱。”
“要像你们说的那么玄乎,还读个屁的书,找他喝顿酒,都是状元了。”
立马有人不服:“若能金榜题名,别说买几本书,搬空了书店我也愿意。”
随着众人的议论,甚至争吵,书店开业的消息,也传遍了青山城的大街小巷。
整个青山城的读书人都为之疯狂了,大宣第一才子驾临青山城,这是多大的荣耀?
若能跟逍遥王殿下见上一面,别的不说,单是吹牛,就够吹上几年的。
而比他们更加疯狂的,是城里那些喜欢风花雪月、更爱慕姜桓才名的年轻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