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五里源乡因马坊泉环绕村庄形成水乡,其泉水自石下渗出,汇为巨池南流,传说这里是五代时期刘海蟾的洗丹处。
刘海蟾,是全真派道教北五祖之一,华国民间信奉的准财神,也是九路财神之一。
他平素好性命之学,崇尚黄老之道,元世祖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而五里源着名的海蟾宫松花蛋就是因他而得名。
海蟾宫松花蛋问世于宋大定二十五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据修武县志记载:元末以来历代皇家都把它作为御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当地群众根据石灰可以烧熟鸡蛋的道理,反复实践,终于摸索出制作海蟾宫松花蛋的妙方。
每一百个鸭蛋,用柏枝、竹叶少许,茴香一钱半,花椒五钱,茶叶一钱半,放在3公斤水中煮沸,将水倒入放有碱面、食盐、生石灰的溶器内,加入四两草木灰和成硬泥,均匀地包在蛋上,然后装缸密封,百日即成。
海蟾宫松花蛋的颜色为深灰水晶色,晶莹透亮,上有松花,食之软硬适中,口感细腻,越嚼越香。
其蛋心要是溏心的话,吃起来更是余味无穷。
传说海蟾宫松花蛋必须是马坊泉水养的鸭子产的蛋,因为这里的鸭子每天吃的水里,有一种形似石子儿的浮游生物,名叫石壳虫。
所以产下的蛋个大、质好、味香,经加工制作而成的松花蛋,脱壳利落、松花清晰、色艳味醇、营养丰富。
明清期间,海蟾宫松花蛋被奉为贡品,供皇家御用,在民间也广享盛誉,生产工艺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推广,成为当时焦作名吃中的第三绝。
其蛋壳极易剥离,食之香浓不腻,醇香绕口不绝,兼有滋肾阴、壮元气,祛病去火之功能,长期存放不坏,既是下酒佳肴,又为宴客上品。
买到松花蛋后,卫东宝自己先尝了一个,果然够香,特别是蛋黄,更加柔滑细腻,香味在口中久久不散。
吃了一个松花蛋,卫东宝的心情不错:娜娜这个小吃货,肯定会喜欢这种松花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