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见齐子睿为韩墨儿正名,皱纹纵横的脸上露出一个轻蔑的笑容:“呵呵,这位老爷,您可否将大小姐请出来,问问她可还记得小婉!”
“小婉是谁?”韩志清蹙着眉头,“和你谋害墨儿有什么关系,你莫要东拉西扯。”
“老爷是大官,怎么能记得韩府中的一个小丫鬟。”李嬷嬷面含讥讽。
“小婉是我的干女儿,五年前刚刚十岁,她是那样的好看,两只眼睛黑黑的,一笑一对小酒窝。小婉对我也孝顺,得了什么好吃的,都让我吃头一口,我在府中没什么本事,她却偏偏认我为干娘,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我曾经在她受罚的时候为她说过话,我是好人,她愿意孝顺我。”李嬷嬷陷入了回忆,浑黄的眼中都放出了光彩。
“人人都说她心善人美,将来长大能找个好人家,没想到,没想到,只因为她不小心将果酒洒在了韩墨儿的绣鞋上,便招来祸事。”光彩一闪而逝,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恨意。
“韩墨儿因为这件事罚小婉跪了整整一晚,事后还百般刁难取笑。只为了寻个乐子,就让小婉扎五十个风筝,小婉双手都扎烂了,最后韩墨儿只要了其中一个!韩墨儿见树上有鸟窝,不用小厮,偏偏让小婉去掏,为了给她掏鸟窝,小婉弄得浑身上下都是伤。我要找夫人去诉苦,小婉却拦我,说韩墨儿只是一时兴起,过了兴致,便不会再难为她了。”说到此,李嬷嬷老泪纵横。
“我真恨我当时听了小婉的话,没有去找夫人,第二天,第二天,小婉就淹死在湖里了,只因为,只因为,韩墨儿让她去找落在水里的珠钗!”
韩墨儿坐在隔壁的耳房内,主屋中的话听得清清楚楚。李嬷嬷的话听得她心惊,这番话中充溢真情实感,不似作假。她努力翻找自己穿越之前的记忆,是否有这段久远的纷争。
那个女孩叫小婉,水葱一般的娇嫩清秀,话不多很腼腆,是她九岁时的三等丫鬟。
一次园中作宴,她穿了新鞋,鹅黄色的蜀锦绣着芝兰,是都城中刚刚兴起的样子,八两银子一双,因为工艺繁复,要两旬才能秀好,韩嫣儿还没有,此时她就穿在脚上了。
她有意炫耀,饮宴时故意搂起裙子,没想到一个站在她身边托着酒壶的丫鬟,身子一歪,将果酒洒在了绣鞋上。
她心中极怒,抬头去看闯祸的丫鬟,是那个一直文文静静小婉,小婉脸上惶恐,她却在小婉旁边看到一张幸灾乐祸的脸,韩墨儿仔细辨认,发现那是珠儿。此时的珠儿费尽心机,做了韩墨儿的三等丫鬟。
小婉向来乖顺,她不想重罚,没想到珠儿却说,韩嫣儿的鞋已经送回来了,过几日便要穿着去赴百花宴。
顿时火大,罚小婉跪了整晚。
记忆的碎片逐渐拼凑,韩墨儿看到了事情的始末。
记忆中的她虽骄纵,却不坏。让大小孟氏养废了性情,又无人引导,脾气差、心火重,谁做了局下了套,她都往里钻,百发百中、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