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说是书圣王羲之写的,因为他爱养鹤,家门口还有“鹅池”以洗笔。送黄庭坚,苏舜卿多持此看法。
而欧阳修则说华阳真逸是一个叫顾况的人的道号。更有人说这是唐人所写,也有人说字如颜真卿,乃颜氏所书。
总之,对于《瘗鹤铭》的作者,已经考证不清了!
现在这幅字,一共存有93个字,而原文因为160字左右。
这块石刻也是命运多舛,南北朝时期刻字,地点为镇江焦山长江石壁,中唐时始有著录,北宋书法大家黄山谷学子此石刻,得力甚多。
可惜石刻在唐代就塌了,掉到长江里了。
北宋熙宁年间重修运河,工人于江水中捞出一块刻字的巨石,经过辨认为跌落江中的《瘗鹤铭》一部分。
一百多年后的南宋醇熙年间,再次重修运河,工人又从江水中捞出四块刻字石块,遂送到官府考证,乃《瘗鹤铭》一部分。
当时的官府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既然《瘗鹤铭》已经跌落过,他们还是把石刻立在江边,洪武年间这五块石刻又掉到长江里了。
想到这,许四海也不得不要摇头。
一直到清康熙年间,镇江知府陈鹏年不惜花巨资雇人在江水中打捞,算是又把这五块碎石给捞来。
这次陈鹏年学乖了,他再没把石刻立在江边,而是放在一间寺庙里。
1960年代,政府把这五块碎石砌在墙壁里,这下算是一劳永逸了。
《瘗鹤铭》很有名气,所以拓本很多。
在水里时,露出水面拓印的为水拓本,字数不多,出水后的为五担本,为皇山樵书,价值就差了很多。
目前许四海看到的就是北宋时期的水拓本,因为字迹较为清晰,艺术价值极高。
黄庭坚称《瘗鹤铭》为大字之祖,称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因其有南朝书法风韵,特别是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加之风雨剥蚀的沧桑,更增加了线条雄厚于深沉。
它既是成熟的楷书,也可从中楷书发展过程中篆;隶笔势的发展史。是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