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才人一出来,李迩安便觉得她头上像是顶了个多宝阁一样。满头的牙雕珍珠,晃得眼晕。又穿着一身正宫娘娘才能穿的正红衣衫。
李迩安瞥向官家看他的反应。
果然,官家还算是个有理智的人,当着众人的面,便斥责张才人不懂忌讳。
曹皇后见着大过节的,原想息事宁人,让张才人入座。她却耍起了性子,要回去换发饰。这里面约莫有几分欲擒故纵、以退为进。只是官家这次倒是没惯着她,不仅让她去换发饰,还让她把那一身衣裳也换了。说不合规矩。
张才人走后,官家果然如李迩安之前所猜的那样,既没有选张才人推荐的人,也没选苗娘子推荐的人。而是选了较为中庸,却也还算出色的顾氏来掌这尚服局。
中秋过后,各地开始陆续庆丰收。
李迩安既然被破例可以去工部参与农事研究和火器研究。便不好整日偷闲,毫无成就。
便借着全国各地的新粮陆续上缴,每日换了装,拿着小布袋去户部装粮种。
又隔三岔五的去田间地头,看着百姓们如何收割。用的什么工具。
忙和了几个月,拉着工部的人改改画画,终于在第二年开春前改良了大部分农具。新农具不仅能大大提高耕种效率,还能降低铁器损耗。一经试用,便很快推广到了全国。
铁在这个时候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能降低铁器的损耗,不仅是对耕农们有好处,也是给国家降低了不少消耗。此消彼长,可以用来制作武器的,便能大大提升。
所以推广之后,管家便下令,百姓能用旧农具更换新农具。以此扩大推广。
这一年,吕夷简病逝,范仲淹被招回朝。
迩安在去拜会范仲淹时,聊到兵制,便跟他吐槽如今宋军兵士老弱病残也太多了,很多根本上不了战场,或即便去了也是送死。
范仲淹道:“冗兵之事,朝中早有议论。早年乱世时,太祖太宗为抚流民,因此大量招安,养于军中以备战时。
只是一直如此“衣食天子”、“不耕而食”,国朝即便再富庶,也养不起这许多人。此事解决,确实迫在眉睫。”
李迩安道:“不仅是冗兵的问题。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士无人统领,则训练懈怠。从前三朝太祖太宗和先帝每常开‘讲武’,便是非战时,六军之容也依旧齐盛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