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早,百官来朝。
今日是大朝会,但凡有职事百官都在太极门外候着。
宫门开了,竟然是姚力士亲自出来,拿出了拟定好的诏令!
"诏曰:朕妻长孙氏,为朕操持,……愿上天垂爱,可大赦天下。
自贞观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昧爽以前,除谋反大逆,谋杀……不赦外,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罪无轻重,咸赦除之。出征军官军人,多有劳苦,其家小仰中书省大都督府厚加存恤……"
此份大赦诏令,规定得极为详细周密,尽力做到使天下人都能惠及到。
如此大赦规格,又正处长孙皇后久病之时,大臣们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房玄龄等人,此时已经明了长孙皇后只怕日薄虞渊、天年不永,便个个垂头。
长孙皇后一向大气自谦、贤良淑德,从不干涉朝政,百官们历来交口称赞,现在他们虽然不知道、长孙皇后的病情、到了什么程度,却是明白,只怕就在这两三日、便要传出长孙皇后的噩耗。
那长孙无忌听到大赦二字,也一下子明了,自己妹妹,只怕活不长了,一时之间,悲从心起,泪水涟涟!
等这大赦令念完,长孙无忌跌跌撞撞的上前,朝姚公公道:"我要入宫觐见。"
姚公公看了长孙无忌一眼,他知道,陛下虽没有交代长孙无忌可否入宫探望,可是长孙皇后乃是长孙无忌的嫡亲妹妹,即便是皇后娘娘,只怕这个时候、也想见一见自己的兄长。
于是点头:"请长孙相公随奴来。"
又过了一小会儿,太子李承乾便也闻知急急行来,没人敢阻拦他,李承乾疾步入宫,追上了长孙无忌。
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还哽咽安慰他道:"请殿下节哀。"
李承乾心理素质不好,只觉得脑子晕乎乎的,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嘴里道:"不是说只是旧疾吗?不是旧疾吗?"
长孙无忌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露出哀色、闷头行路!
待二人到了水晶宫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