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也挺好。”
说话间,孩子们争抢的小藤球从栅栏下滚了过来。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跑了过来,急得不行,“阿叔,能把藤球给我吗?”
路过的工人捡起藤球给孩子又踢了回去。
“谢谢阿叔!”
小孩儿捡起藤球又跑了回去。
看着孩子天真的笑脸,众人也不由得带上笑容。
一些胆子大的,向一旁的军士问道:“小哥,这坊里的待遇怎么样啊?”
“我们也不清楚。坊里每月会给我们银子补贴,逢年过节也有宁府的赏赐。坊里工人的待遇应该比我们好,他们包吃包出,还给工钱。
听说干得好的,还会奖赏坊里的青砖瓦房,说不定还能将家人也接进来。”军士低声回道。
“我上次听一个轮休的工人说,现在进入工坊的妇女也能做活拿钱。而且有食堂不用自己做饭,时间全部可以用来挣钱。”另一个军士也插话进来。
“我现在都想着,以后不当兵了,就来坊里做工。”
“这个工坊附近,不是还有土地吗?不种了?”一个管事问道。
“种啊!这附近的土地都是宁家的。前些日子陛下又将岷山赏给了郡主,坊里空闲的妇女可以去地里做活,也拿工钱,不少呢!”
众人对工坊很好奇,问了不少问题。不涉及机密的,军士们也都回答。
他们只守工坊外围,没有进去过,也不知道机密。
工坊内部的守卫,全是宁府过来的,也有一些是全家身契都在宁家的工匠子嗣。
听着军士的介绍,众人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