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工,涡扇6的增强版推重比已经达到了7,在这一点高出贝斯的5.3和M53的6.4不少,甚至比F100也差不了多少。”
听得一边的袁富贵都想问问苏长空涡扇6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厉害。
“如果陈工要听客观的分析,那接下来的话题可能就有点沉重了。”苏长空都有不知道怎么说下来的话题了,因为后续的话题会让陈旭以及苏光地非常的尴尬。
“苏工,你请直言,我们这次来是带着诚意来的。”一直没说话的苏光地开口了。
“富贵,周主任这会心里还在牵挂直5改呢,你带他去看看咱们新开发减速器。”苏长空道。
“对,对,苏工,你不说我都忘了,减速器才是我今天来的重点,袁工那就麻烦你带路了。”周墨说完就跟着袁富贵离开了。
周墨一走现场的气氛就有点凝重了,陈旭已经没了之前的半点高兴,他看看一向沉稳的苏光地也开始紧了起来,他有一种预感,苏长空今天所说的话似乎关系到了涡扇6的生死。
于是在苏长空说话前,苏光地再一次先开了口。
“苏工,如有可能,你今天给出的分析,尽量不要让别人知道。”
苏长空点了点头。
接下了一场关于涡扇6是否能活下来的分析正式开始了。
“既然大家都已经大概猜到了我要说什么,那我也就直说了,正如陈工之前所说涡扇6在推力和推重比上都有不错的数据,不过这些数据是建立在增加压气比和函道比基础上实现的。
涡扇6是双转子发动机,压气比增加必定会增加发动机的喘振,这个问题从发动机测试就开始,不过这个问题还好解决,顶多是多做实验,让发动机的结构变得复杂。
可是增加了函道比让涡扇6的直径达到了1370毫米,比贝斯发动机大了260毫米,比M53大360毫米,这样的结果就是涡扇在地面测试可能没什么,可是对于飞机来说阻力就相当的大了,想必苏叔也知道涡扇6的装机对像之一歼9已经停止开发了,估计前途渺茫。”苏长空说到这里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