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是直5改吧?”苏长空试探问。
“长空,你是不是从收到什么消息了?”冷敬荣也是一愣。
“没,我只是听说,直5的厂家好像对直5改的技术指标有点不接受。”苏长空道。
“行,既然你知道这事,那我就直接告诉你结果,部里开会讨论过了,既然直5的厂家不能达到要求,那索性让你们1199厂来主导这个项目,部里要3成利润。”冷敬荣道。
“冷叔,3成有点多吧,再说了,1199厂也不生产直升飞机啊!”苏长空抑制着心里的激动,可是嘴上依旧开始讨价还价了。
“长空,你小子,先把利润放在前面,不能生产直升飞机就是一个借口,2成半,最低这个数。”冷敬荣道。
“成交,只是,这飞机怎么生产得由我们1199厂定,政策上的事情也得部里解决。”苏长空咬牙道。
“这个自然,部里又不是不知道这个项目的难度。”冷敬荣道。
苏长空一听,怎么自己提出的要求,如此爽快地就答应了,除了提成比上次的技术设备进出口权高一点以外。
苏长空越想越不对劲,“自己要的政策,可是打破了现行的指定生产规律,阻力应该相当的大,为什么冷敬荣几乎想都不想就答应了,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在80年代改革之前,设备的生产是由上面定的,后来部队有了下单的权力后,这种指定生产的规律才慢慢被打破。
一想到这,苏长空于是试探地问了一句,
“冷叔,部里为了1199厂的发展可是大开绿灯,现在1199厂也有了一些底子,要是部里有什么攻坚克难的任务,可一定分配给1199厂。”
“长空,这话我爱听。”冷敬荣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