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他们在盐店等了没多久,就见郭来保领着几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个个都是虎头虎脑的样子。
苏大本首先给他们介绍了戴苏理的身份,然后年轻人各自介绍一下自己,不一会大家就随意攀谈起来,热热闹闹,无话不说。
戴苏理知道吴树修是这些年轻人中间的领头人,也是对革命最有倾向力的,加入党组织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要使青年人理解党的任务和使命,使他们自觉地情愿加入到我们党的队伍之中,这才是这次来的的主要目的。
苏大本理解领导的意图,因为他在彰德府就知道参加党组织是要自己先申请的,不是强迫的事情,但是首先要让大家理解和认可才行。于是苏大本请大家安静地坐下来,要求戴苏理讲一下共产党的事情,讲一下红军的事情。
戴苏理很赏识这个老苏不愧是个干事情的人,怪不得县工委会派他来,他就像完全知道自己的意图,跟他十分的步调一致。
苏大本安排大家挨个儿坐好,青年人只是听说过红军和共产党闹革命的事情,现在站在他们面前就是真正的一个共产党红军,谁舍得错过这样一次机会呢。
郭连保给戴苏理泡一壶茶端过去,戴苏理心里乐滋滋的,打心眼喜欢这些又懂理又活泼的青年人,这就是我们壶关革命的火种,是我们党的后备军。
他坐在青年人的对面,环视一下青年人对着他那痴痴的迫不及待的眼神,开始自我介绍道:“我叫戴苏理,襄垣县人,是一名红军战士,前几天我被上级派到我们县工委担任组织委员,我跟大家一样都是贫苦农民出生的穷孩子……。”
他滔滔不绝地讲自己从一个穷孩子到一名红军战士的艰难历程……
几天后,在县工委的一间很简朴的小屋里,吴树修跟苏大本他们先后加入党组织。
位于固村西南五里地的桥头村的街面上也像固村一样经常出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土豪分田地”,“保家卫国”等进步标语。
投奔到大仙道特务组织里侥幸逃走的杨笃宽又一次改头换面混入日本人的警备队里,利用他担任公道团团长在乡下有自己的党羽,了解到离固村不远的桥头村也有了“赤化”分子。
在固村是没有杨笃宽的地盘了,他要一旦出现在那里,他的嘴脸是谁也认得的,连小孩都会把他当做汉奸抓了。
而且八路军县干队驻固村,是壶关县工委的根据地,八路军民运工作团在这里培养农民骨干,组织发动农民运动,发展农民党员,是全县的“赤区”。
但他要给日本人做事,还得在这里做,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他要做的事情。桥头村里的总爷是他在担任公道团团长的时候混熟了的。
总爷是桥头村的村长,年前他就通过总爷发展了几个跟他混饭吃的,都是总爷介绍的。
不过总爷也有他的打算,他也不会任凭杨笃宽折腾他,给他个面子也是有尺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