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禄到了县城,满街上已经有乡农在县府面前示威了,他们手里都拿有农具,肩上扛着犁杖、木楼、石动子,夹着杈耙扫帚、斗具……一切皆用的农具都拿来了。
黄昏临近,在东南方向还有陆陆续续来的乡农,手里举着小旗,嘴里喊着:“苛政猛于虎,敲骨吸髓,横征暴敛……罢种罢收……雁过拔毛……”到了县城南关关帝庙附近,他们都自觉地涌在城墙外,没有像光绪四年那个时候,乡农还聚集痛打当时的陆县令。
光绪三年间,刘福禄正是前往京津一带去找寻戏班,他没有赶上那次的闹粮运动,他是后来听山来说的:
在游风约南长林观一带,老百姓因赋税追打陆知县,光绪二、三年间,大灾荒人吃人,陆知县还催百姓想办法纳粮,到光绪四年,收成很好,百姓不但交清了因灾荒所欠的粮银,还备足了当年的粮银,没想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百钱,强加征收,百姓怨言填胸,抗粮不纳。
于是陆知县,以借阅边为名,亲自下游风约逼催百姓纳粮,从县城出发,经麻巷、鳌子街、流泽、行头等地返长林回县,到了鳌子街时,乡农收到鸡毛传贴,都预先准备了武器,要打陆知县,后被老年人们阻止,强压下去,没有打成。
陆知县到达长林观时,游风约以郭贵林(长林村人)、杨小三(罗东掌村人)、杜金补(靳家掌村人)为首,将陆知县截住,但陆知县已经看出破绽,即骑马逃去,刚逃至瓜掌村外,龙君池、寨里一带的百姓已群集而来,陆知县便抖出自己熟练的随身携带的铜流星,在马上耍将起来,想以此解百姓围击,但在百姓人多众广的猛追之下,寡不敌众,被一个名叫李小方的好汉用桑叉把陆知县的流星武器挑去,陆知县心神不安,见势不妙,便打马飞跑,一溜烟奔至店上,躲进了四先生赵丙义的鼎隆裕饭店里,当百姓们追到店上时赵丙义便对追来的百姓欺骗说:“陆太爷已经向北逃跑了”。至此,百姓们才散去,陆太爷避免了一次痛打。后来,陆知县为了报答赵四先生的大恩,赐于赵丙义一名武秀才之雅号。
后来,在百姓中间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长林有个郭贵林
独自一人把南门
光绪四年人吃人
百姓怎能交粮银
陆知县阅边来催要
百姓们聚众把他敲
陆太爷见势不大妙
在马上耍开春秋刀(一双流星)
李小方收了他的械
一溜烟便往西边跑
飞马跑到店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