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因,就在于阿噶多尔济这个人的身上!
作为脱脱不花的弟弟,鞑靼的亲王,他手里掌握着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对于五大部落,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但是偏偏,他又是一个好大喜功的鲁莽之人。
在瓦剌和鞑靼即将开战的当口下,如果要扶植他做大汗,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动他背叛脱脱不花。
如此一来,鞑靼各部必然分崩离析,即便是阿噶多尔济能够成功的杀掉脱脱不花,登上汗位。
但是,也必将发生一场血腥的屠杀,更不要提,还有也先虎视眈眈。
草原上虽然是弱肉强食,但是,毕竟经历了大元的百年归化,哪怕不似大明一样讲究名分礼法,可也有正统之分。
应该说,如今的草原上本就各怀鬼胎,只不过,碍于黄金家族的荣耀,所以,没有掀起大乱。
但是,阿噶多尔济一旦动手,那么,弑兄登位的由头,足以让诸多部落对他群起而攻。
这种情况下,他若是想要坐稳自己的位置,唯一的办法,就是紧紧的依靠大明。
念及此处,一众大臣忽然想起,当初天子坚持重开互市时的坚定态度,是否,也有在为现在做准备的意味呢?
要知道,互市的这一年下来,诸多鞑靼贵族,已经基本习惯了来自大明的瓷器,茶叶,珠宝,丝绸。
如果说,阿噶多尔济能够在登位之后,继续维持良好的互市,那么,他至少可以保证,鞑靼的五大部落不会闹事。
但与此同时,这种慑于利益的臣服,又必然是松散的。
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有些头一开,就未必能止得住了!
到时候,草原上无论是再起变乱,还是貌合神离,对于大明来说,都是好事。
而若是阿噶多尔济失败了,那么,就更妙了。
脱脱不花面对这个弟弟的背叛,必定心有不甘,鞑靼内部分裂便成了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