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之时,国民与王共享山河,至七国建立,贵族这个阶级脱离平民百姓,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挥洒才华。
待秦汉年月,世家并立,连天子都不得不依仗世家供输人才,治理天下。
至三国群雄争霸之时,袁氏占据了大半个中原,隐士们手握传承,左右天下,大都出身名门。
这种绝对的优势,自隋唐科举问世,才有了转机,世家迎来了最大的敌人。
贵族门阀是建立唐朝的功臣,同享富贵是先人军功的奖励,可是当世家威胁到皇帝的统治,他们祭出了科举的武器。
待五胡乱华,武将割据,重武轻文之风盛行,为了统治安稳,皇帝自然不愿军权分散,大力支持科举,对抗武将团体和世家。
从那时起,世家便开始走向衰落,读书人占据了朝堂风口,开始挥斥方遒。
前朝因大力提拔读书人,竭力抬高读书人的地位,这才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
这个士大夫集团,代表的是读书人的权利,而不是世家的地位。
可以说,若无元氏王朝的入侵,世家也将褪去光环,慢慢泯然众人矣。
所以说,世家并不是抵抗元氏王朝入侵的主力,文官集团才是,可惜前朝太过重文轻武,等到征战之时,内部腐败,外部无兵无将,自然落了个山河拱手相让。
元氏王朝的开国皇帝以为,世家们内讧才是元氏王朝上位最大的机遇,实际上,何尝不是中原王朝已经走向衰败,应有的结果。
“那你可是错了,世家的力量,早在前朝就大不如前。说什么世家不抵抗,才是元氏王朝长驱直入的原罪,这可太冤枉世家们了。此时我们要共谋反元大业,也不必考虑他们。”吴明广是真没想到原宿会提起世家。
白鹿庄聚集了世家最聪明的子弟,难道还不足够原宿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