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王朝地处西南,信息不畅,却也不可小觑,有传闻其背后势力乃是月轮,却也不敢笃定。
应州府五位将军,虽不如韩氏王朝占尽先机,却也比其他势力,多了两分眼见,早早占了肥沃之地,进可攻退可守,成事不算运气。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巾帼书院,怕是也只能站在其身后,为其使用。”
“敢问赵小将军,我清远一派,如何夹缝求生,终占得最大的好处?”
赵均早不认为,能在此时有此远见、识大之辈,如同春日韭菜,割之不绝,恰恰相反,能有此清晰认识,吴氏兄弟乃有大才。
这样的大才之辈,可不是那么容易心服口服的。
吴氏兄弟此举,既是问策,也是献计,端看赵均有几个斤两。
赵均爽快一笑,“吴先生既是来送功的,自然胸中早有丘壑,合着这是来还本将日前求教啊!”
当初赵均为主,吴氏兄弟为客,此时两好合在一处,都成了主家,说话也随意了几分。
当初赵均问吴曲源,是否有德行,进而引出合力围剿九横山之义举。
此时,吴曲源便问赵均,天下大势我给你分析好了,你告我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人都上船了,还能跳到海里吗?
都是聪明人,极会看眼色懂实务的聪明人。
赵均在军事上折服了吴氏兄弟,可若只是匹夫之勇,哪怕冠绝天下,也不过是下一个霸王、吕布之流,如何能令吴氏世家子交托性命。
“吴先生提示的如此明显,不就是引世家入清远,借助世家之力,五分天下?”
赵均说的爽快,吴氏兄弟倒是吓了一跳,却又觉得,这才是他们认识的赵小将军。
在《大明崛起》中,如果说主线是从无到有助力明王朝的诞生,那繁多的支线中,有一条似乎便是与世家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