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必要与赵均兄弟多多学习,事事过问,方才有了保障。
……
吴堡主做事向来利索,不过三日,已然说服方圆数十乌堡,呜呜泱泱也算是拉起了三四万人马。
赵均本也不指望这些乌堡民兵能如他手下兵士好用,不过壮个威势,没想到吴堡主给了赵均不小惊喜。
他手下的民兵都是上好的阵兵胚子,只要赵均手中握有军阵,他们立时可用。
这算是解了赵军阵兵不足的窘迫。
一般基础军阵对摆阵兵士要求不高,三五个可,数十个也可,但若想使用威力较大的军阵,兵士的数目便成了掣肘。
只有精炼的兵种,才能承载军阵的力量,否则适得其反,强行摆出军阵,也不过是抱薪救火。
军阵不是个体的伟力,而是团体加成的奇迹。
军阵·星定不就是入阵兵士越多,加成愈大。
只有练出专门的阵兵,将不同军阵操练熟悉,才能真正发挥军阵的威力。
赵均手中有九个军阵,其中军阵·压挡和军阵·反夹需要不少亲兵做阵眼,可能做阵眼的阵兵就更难得了,没想到吴家堡培养的民兵都是能用作阵眼的阵兵。
有了这千余人马,赵均的武力可以直接翻三番。
亲兵好求,阵兵难得。吴堡主不愧是世家出身,有了阵兵种子,以后赵均便能轻易练出更多更合适的亲兵,以作军阵的基石。
彭大本来建议赵均稳扎稳打,待将乌堡民兵操练好了,再与九横山一决雌雄。
可赵均谋划乌堡之众,本也废了时日,若是继续耽搁下去,不说清远还在等他战胜后归剿的粮草,这乌堡发觉赵军缺粮之危,怕也立时换个立场。
与其等夜长梦多,还不如在九横山不曾得到消息之前,杀他个措手不及。
九横山不过两万余众,赵均此时哪怕没有数万其他乌堡民兵,也有一战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