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寻天下之主而投之,便如同闺阁女子嫁人,榜下捉婿固然是美谈,但贫贱之时一饭之恩,却反倒是最划算的投资。
他们没有榜下捉婿的资本,难道连拿出一点资源,抄一抄冷饭的勇气都无?
不过是四处押注,万一赢了呢?
“还好我们一网打尽了清远的武将,这样就不担心有人求援,在元氏朝廷未得到消息前,我们暂时是安全的。”
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好应对之后朝廷派出的援兵,大概是赵子璋都没想到的收获。
当初应州府独立时,烽烟四起,又有宋氏王朝这个出头鸟,暂时还清算不到应州府头上。
现在丞相钶石领兵在徐州府剿匪,就怕扫了台风尾。
而且清远周围也都是元氏朝廷的势力,拿下清远只是第一步,之后能否守住,才是真正的考验。
不能指望郭将军,郭将军不会帮赵子璋守城,本来往外发展,就是为了分担丞相钶石的压力,又怎会主动帮赵子璋保存势力。
清远一城,哪怕此刻已然落入赵军之手,却是万万守不住的,起码靠赵子璋八百乡勇,几千降军是不成的。
“可是听赵均你这么一分析,便觉得我们费了这么大功夫拿下清远,好像是给自己找麻烦,这不是做了无用功?”
季和、许诸皆是武将,当初一心想着助大哥拿下清远,反倒没注意到拿下后的问题。
其实说到底还是兵马问题,若他们有郭将军的兵马,根本没有这个顾虑,以清远为跳板,渐渐向四周辐射,早晚打下一片地盘来。
哪怕他们这次收编了清远六千多兵马,但也需要时间吸收同化。
赵均不赞同的摇摇头,怎能如此悲观,他们千难万难走出了第一步,以后必然有另一番天地,机遇与危机共存,只凭他们有无火中取栗的能耐。
“吾等已拿下清远,若援兵一至,我们便退走,拿下周边几座守卫较少的城池,收编兵马,以图复攻清远。”
现在清远在他们手中,积蓄战争之财也好,安定清远民心也罢,都是为了之后真正拿下清远做准备,待他们第二次回到清远,那就是真正将其当做根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