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虽然是同村人,却早年离家,这次若不是族中后辈多方恳求,还不愿回家。
自是给赵均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赵均也不意外,若是原身的愿望如此容易实现,原身也不会一直在外面蹉跎。
“世道难啊,老实本分的原也找不到出路,听说徐州府出了个人物,老汉有个亲戚是徐州府的,前段时间写信过来,这头上的天换了一个,也没多大的用处,这吃的喝的,还是老三样,也不知这世道什么时候才能见晴天啊。”
大伙儿如果不是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谁会听到‘反贼’如此平静,都是安分守己的乡下人,不就图个温饱。
勤勤恳恳干一辈子,也能为家攒下一点家底,而不是现在这样,干的越多盘剥越多。
勤劳的吃不饱,懒惰的也活不下去,没出路啊。
“这见天收税,谁让咱们是汉人,是三等人,收的税最重。原本也能忍受,可官员老爷们只收银钞不收现银,大道理老汉不知,可将粮食换了银钞交出去足足多了三层税,这哪家受得住?今年大灾大难的,听说应州府的沈家扑买了好几种税,今年的日子难过啊!”
天灾,重赋,通货膨胀还有商人从中牟利,下层百姓的日子如何能过的下去。
和这老汉相比,韩家村人过的算好了。
起码每年的税交的上,不至于为了逃税,跑到山上成了山贼土匪。
这个世道,多的是彭大这样的百姓,做不了良民,只能成了水匪,现在成了反贼。
一个世道是不是坏到了极限,大概就看普通百姓对反贼的态度吧。
老汉提起反贼,可没有一点厌恶,反倒成了生活的常态,甚至隐隐有希冀。
人都是怕改变的,若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谁愿意天地翻覆。
“看老者似是读过书的,我家中有亲人正要进学,不知老者可有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