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村的粮食已经见底了,这两天自然也分派不了吃食,还好前段时间韩仑想的周到,一路上省下不少,才没有让韩家老小硬挨。
大家走了一路,身体已经极为虚弱,若是再多饿两顿,怕是和很多倒在路上的人,一样命运。
但村里其他家就不好过了,但韩家也无力周济。
眼见着逃难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可又有多少人是在黎明前失去意识。
村长也松了一大口气,这一路上提心吊胆的,要担心粮食的问题,又要担心安全,韩家村一百多口的性命,放在他的担子上,真不轻松啊,现在终于要到头了。
村长的大儿子韩林小心避过人群,“爹,我们什么时候去和十六叔汇合?”
村长狠狠瞪了儿子一眼,现在是提这个的时候吗?
“爹,我们这次走的虽然不匆忙,但一路迢迢,身上的行李着实不多了,等到了昆山县,又要置买土地,又要打点关系,实在是吃不消啊。”
故土难离,一方面是因为感情,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花费巨大。
如果不是有十六叔,他们韩家村能不能这么完整顺利的走到应州府,还是个问题。
当初十六叔让大儿子去昆山县当小吏,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准备好了退路。
韩林赶紧将这个可怕的猜测甩出脑子,十六叔不是一般人物,可也不代表能未雨绸缪到如此程度吧。
村长看着眼前应州府的城墙,如何不明白大灾之后的粮食浮价甚高,但韩家村的粮食已经见底,哪怕早早安稳下来,良种是一个问题,这粮食长出来也需要时间,这段日子吃饭问题,也要村长操心。
如果不早做打算,韩家村又能有几家能活下去。
族人们不被洪水冲走,也会因囊中羞涩,困窘而死。
“想办法进城,等进了城,就去找十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