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首望向他,桓儇眼底略有疑惑。
“他们那几个都在长安,尽管这茶是我亲手所泡。但是保不齐其他地方有毒。”重新斟了盏茶递给桓儇,“阿妩,答应我以后就算有人替你试过入口之物,但还是得小心。谁又知道他会不会为了杀你,而舍命设局呢?”
接过裴重熙递来的茶水,桓儇眸色如常。氤氲的雾气熏得她那双黑曜石造就的眸中,点漆盈盈。
“好。”
见她应允,裴重熙言语轻缓,“瞒你的其实没有很多,如果你想知道我随时可以告诉你。”
言语里的意思分明,似乎并不介意将自己的所有势力暴露于桓儇眼中。他越是如此,反倒是让桓儇心里五味成杂,拢于袖中的手蓦地握紧。
“你邀我来此,是不是想问我决定让谁去做个差使?”蹙眉长长凝他一眸,桓儇放缓了语调。
“你有主意了对吧?”
“嗯。你觉得桓璘和桓峤谁更合适呢?”桓儇眼波微动,眸中幽光流转,“这件事让其他朝臣去是压不住的,需要一个身份足够的。”
裴重熙闻问垂首看向案几上的茶盏,“桓璘野心勃勃,尤为狠辣,让他去看不到你想要的场面。至于桓峤他在封地时,虽然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但是做事又会留有余地。他身份足够,而且外祖家又是太原郭氏。他出面应当是最好不过。”
寥寥数语,已经将利弊分析清楚。
的确。她最中意的人选是桓峤,封地远在山东一带的桓峤这些年所作所为,她有所耳闻。知晓他是个不会徇私,但亦会有留转圜机会。用这样的人前打那群硬钉子才行。
“本宫同他说。只要他愿意为本宫所用,他可以带着郭太妃返回封地。”桓儇面露笑意,声线亦有所和缓。
给出的条件虽然算不上丰厚,但是却足以抓住桓峤心中所念。比起其他二人来说,桓峤的确更为重情,也十分好拿捏。
“你还是想用太原郭氏?阴家也入了长安,武攸宁亦在朝中站稳了脚跟。”裴重熙语调里扬了笑意,“你手中势力隐有超过我的势头。”
把玩起手中的越窑青瓷盏,桓儇声线如春风过身,“郭氏能不能用也得看他们诚意如何。我所念的是当年郭太妃的恩情。攸宁他一直不错,至于阴家……能当把好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