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是韩树。
当初赵昱去南阳采独山玉的时候,那个山下韩家村的少年。
几年不见,已经长大了。
沉稳的气质,方正的面孔,非同一般的气度。
韩树神色激动,三步并作两步,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赵昱面前:“老师,您...可好!”
赵昱欣慰含笑:“好,好。为师历来都好。快起来吧。”
然后看向随后进来的曹孟德。
曹孟德并不以韩树率先他一步进来而感到生气,他更欣赏这样的人。对父母师尊,这是孝道。一个不孝的人,是没办法取信于人的。连自己的父母老师都不孝顺尊敬,其人品还有什么可期待的呢?所以自古以孝为本,百善孝为先,并非没有道理。
曹孟德欣赏有孝心的人,忠义的人,甚至可以忽视其不敬。
他笑道:“我说南阳怎出了个大才,短短一年时间,子孝向我推举了不下五次。没想到见面一问,发觉竟是先生的弟子。恍然大悟,恍然大悟啊。”
赵昱一边催动法力,缓缓淬炼五行阵旗,一边笑道:“当初去南阳采玉,遇到这孩子也是机缘,就顺便传授了些皮毛。”
韩树道:“若是没有老师传授,弟子便是坐井观天的小儿!”
赵昱当初传授韩树,多是武道修行。但半个多月的相处,也传授了一些其他的理念和知识。
所以韩树这么说并非有差。
赵昱笑着点了点头:“你既然出仕,那就好好做。以后遇到疑难,就来别院,为师与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