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赵昱颔首:“土地到了哪儿,水利就给我修到哪儿,水泥路同样给我修到哪儿。钱先从账上支出,不够了再从天然居支出,天然居还不够,再来跟我说。”
“遵命。”
赵昱又望农田,片刻后道:“庄子之后,实行严格的租赁制度。按照家庭为单位,有多少人,给他多少土地。庄上只要一成租税,余下皆归己有。今年要把五万余亩土地落实,明年就实施。道路、水渠,由庄上负责,佃户无责。水车则需要缴纳租金,以三年为限制,三年后水车归地方所有。”
张望、王田对视一眼,齐齐顿首:“喏。”
按照赵昱的想法,道路等交通设施,水渠等水利设施,是公共设施,不应该由民间负责,而是由政权担负。至于水车要求租金这是为了保护水车的举措。如果水车与民户没有直接关联,他们就不会珍惜,也许十天半月就被玩坏。向他们征收租金,不用太高,让他们知道,那也是他们的东西,才会珍惜,才会保护。
回去的路上,赵昱问两人:“你们认为,小麦和土豆的长势如何?”
张望最有发言权,赞道:“东家,我活了四十年,从没见过长势这般好的麦子。至于土豆...”
他也不知。
因为土豆这种作物,是首次出现在这片大地上。
赵昱微微颔首。
毕竟是混沌色小世界培育的良种,长势好,耐旱耐水,不易生病,种种优点,赵昱在培育的时候,都有考虑。可以说,是一种超级跨时代的作物。就算两千年后的现代时空,也没有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土豆入冬就可以收成。”赵昱道:“不过为了收成足额,入冬之后,你让人每天挖一株,对比什么时候不再生长,然后计算一下时间,记录下来,以后方便推广。”
“是,东家。”
“任何一种作物,在种植的时候,你把需要注意的地方,遇到的难题,等等,都记录下来,怎么解决的,也记录下来,做成一册农书,也许还有名垂青史的时候。”
张望一听,不由精神大震。旁边王田也若有所思——这不单单在农事上,水泥、水车制造方面,同样可以。
农事、水泥、水车这三项,赵昱随后都不在亲自插手,全部交给王田和张望两人。而他自己,在入冬前夕,于后院之中,开始着手打造炼钢高炉。
这是除了农业之外,另一项最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