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道人笑道:“国主不怕这知识如此滥传,会造成麻烦?”
国主摇头:“世间之事,历来是利弊参半,哪得十全十美?”
道人不由大笑:“国主端端好气魄!”
于是点头道:“也罢,既然国主愿意,本尊又焉能不成全?”
于是拂袖掐了指诀,搬运法力,便在国主手中书籍上下了禁法,这才道:“还要叫国主知晓,这般直接灌输知识,也只不过填鸭般,不甚牢靠。再则...诸般物事,来的太过轻易,总是不让人重视。国主须得注意,此番也是权宜之计,莫要想着永远走捷径。譬如我教门择取弟子,以我之能,要灌输法门,乃至于直接提升弟子修为也是轻而易举,然我却不会这样做。勤修苦练而来,基础牢靠,才是自己的东西,才会珍视啊。”
国主并不糊涂,也是深以为然:“道人金玉良言。我自知晓其中弊端,定不滥用这书籍。”
“国主心里明白便好。”道人笑着指了指那四册书籍,道:“这四册书籍,其中那基础修行功法,自是根基中的根基,余者丹器符箓体系,都建立在修行境界的基础之上。另三册丹器符箓,在仙道门之中,也都是博大精深。我知如今这教育体系,也是分门别类。譬如教授语言的,自有专门的老师,教授数学的,也是般。国主传授之时,自也是分门别类,分别传授,勿须使所有教师都是全能。”
说到这里,顿了顿,道人又道:“那基础功法,自要尽数普及,另外丹器符箓,我以为,须得从孩童时期,便要分科开来。毕竟每门都太过浩瀚,不如使孩童专精门。当然,若有天才神童,能精而博之,又另当别论了。”
国主深以为然,连连颔。
道人又说道:“我那书籍之上,譬如那修行功法,拳脚功夫,自是随时可以锻炼,然则那凝神静气的法门,便有诸般要求。尤其孩童心性跳脱,凝神静气便殊为不易,内里详细说明,国主须得明察。”
国主点头:“道人所言甚是。”
见国主已是重视,道人颔,又道:“如此来,因基础变更,夏国各行各业,随着时间也会随之颠覆。其中转换更替,自有麻烦,本尊便就不多说了,国主是内中雄杰,自是心中有数。”
又道:“我虽不在意凡俗红尘,诸般更替。然国主门、夏国国,甚合我意,我也不愿看到夏国因我太教门而产生动荡。尤以教门弟子出师之后,因得了能耐,想必有人把持不住心灵,要肆无忌惮。这点,我自有门规约束,夏国也须得出台相关律法加以限制。如此双管齐下,自不生乱。”
说着,道人话音转,笑道:“夏国毕竟不大,然国主门数代雄心壮志,周遭诸国虽是虎视眈眈,夏国却可趁此机会...”
道人呵呵笑了起来。
那国主也跟着笑,两人对视眼,都是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