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翌点了点头:“易经,岳父大人应该有这本吧?”
郑允芝笑了起来:“还以为你要什么书呢。易经倒是有,但不在这里。”
嬴翌一怔。
郑允芝道:“当初走得急,书房里许多书没有一起带走,于是干脆放粮窖里了。你起粮的时候,没见着吗?”
嬴翌闻言,心中一想,好像在取粮的时候,地窖里一个角落还真看到一堆书籍。当时根本不在意,不能吃,不能用,就没管。没想到这时候要用了,却不在手边。
他无奈一笑:“当时只顾着粮食物资,那堆书还在那儿。”
郑允芝道:“你若是要,自己去取。”
嬴翌点了点头。
饭后,秀才跟郑允芝商量养殖、种植的事。
养六畜,种刺藤。种刺藤好说,组织人手,采苗寻地,圈起来一种就好。养殖方面的难处,难在督促百姓养殖。自己养也不难,跟种刺藤一样。但要百姓跟着养,就有说道了。
眼下人都不够吃,谁愿意多养畜牲?
虽说嬴翌提出放养的法子,但人们毕竟犹豫。世道不好,人们比和平时候,更加犹豫不决。
“月牙谷的百姓,吃的都是自己带来的粮食。”郑允芝道:“你让他们大量养殖六畜,他们当然不干。除非承担粮食消耗,否则必定不能成事。”
秀才道:“属下就是为此烦恼。不知道县尊有什么办法没有。”
郑允芝看了嬴翌一眼,捻须笑道:“你做事,就是太急。什么事都要一股脑儿做起来,有时候是自找麻烦。做事要看先后,看时机。我问你,要养殖,不但要百姓养,你也要开养殖场,六畜的崽呢?有那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