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岱公司。
会议室。
苟玳和上官静娴坐在会议桌旁。
在【无用忧品】售卖的消息放出两周后, 布岱终于收到了三份正儿八经的意向收购书。
这三份收购书,分别来自一家传统的线下连锁商城,一家有打算拓展线下业务的互联网企业, 最后一份则是一家注册时间不到一年的企业。
上官静娴为苟玳分析利弊。
线下连锁商城除了固定的影院业务外, 有再拓展自营业务的尝试,连锁杂货店就是一项新举措。
互联网企业则是行业新贵, 虽势头迅猛,但在根基不稳前冒然拓展线下业务, 很可能拉胯现金流。
至于这家新注册的企业,注册资本雄厚, 目前名下多为酒类、烟草、奢侈品等业务,和【无用忧品】的定位略有偏差。
苟玳很快排除了第二家候选人,倒不是为其资金链断裂问题未雨绸缪,而是对方的报价, 并未达到苟玳预期的底线。
【无用忧品】的售卖, 苟玳并不需要同前几次一般思前虑后。
出售【天上飘】, 他需要考虑对方的诚信经营, 和能否继续向贫困县采购。
出售【不怠学习】和【不饿吗】,他需要考虑能否有持续经营的能力,不辜负老年人的一片真心。
出售【淘空空】, 他要考虑对方的资本和运营管理能力,能否继续将网站经营好, 不让商户的一番用心打水漂。
出售【无用忧品】,他终于不用左右权衡,在他看来, 【无用忧品】的成功过于荒唐, 未来能否持续经营, 全看命数。似乎所有资本也意识到该问题,因而收购者格外少。
苟玳要考虑的非常简单纯粹,第一次回归了商业社会的本质——谁出价高,谁能直接变现而非空头支票。
线下商城和新企业的报价差不多,但线下商城提出了分五年期支付的方案,并不符合苟玳的需求。该商城的商誉一般,天眼查下的法务纠纷、拖欠账款记录有近千条,显然不是理想合作方。
新企业倒是干干净净,但新企业也意味着,你对其一无所知,交易过程随时可能爆雷。
“咦!”上官静娴忽然发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