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种机密还没有公开。
现在柳铭淇说起了票盐制,皇帝才吐露了一点风声。
刘仁怀担任江南总督多年,盐商们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做生意,他当然了解得最为深刻。
六百万两银子的份额,想来景和帝自己是满足的,所以才会给柳铭淇讲。
思绪回转,少年道“盐务总督白恒望的意思呢?”
景和帝平声道“他没有发表意见,不过却赞同了刘仁怀的意见。”
少年笑了,“这白恒望挺有意思的,那么贪财,屁股却还是在皇上您这边。”
景和帝瞪了这个惫赖小子一眼,不过转而也摇头失笑起来。
盐务总督和漕运总督、两位三品织造一样,都是非常肥的位置,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要吃饱喝足。
具体就看是吃多少而已。
白恒望可不清廉,他在京城都有好几处的府邸,同时各种商铺产业一大堆,绣衣卫的记录里全部都有。
但白恒望的胆子不大,遇到景和帝吩咐的事情,他都能去完成,每年的盐税也能按时按量的缴纳,且盐务从上到下都不会出乱子,这就已经让景和帝比较满意了。
甚至于柳铭淇还怀疑,白恒望每年是另外给了景和帝不少孝敬的——内务府虽然产业多,天下矿山都是皇帝的,但终究还是比不上白得的银子好。
“小子对于盐务的事情并不熟悉,想来刘总督和白大人都赞同的说法,也是比较靠谱的。”柳铭淇斟酌一番,给出了中规中矩的答案。
景和帝不知道他是不是藏拙,他也懒得去多问。
六百万两银子的份额是四位丞相都比较赞同的,即便是柳铭淇有别的意见,他也不会去听。
不过柳铭淇说的分化盐商的策略,倒是挺有意思,说不得又要用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