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姬鸿才知道为何爷爷,父亲都要借助人皇龙气修炼,一个原因是为了省下一份修炼资源,还有一个是快点摆脱王族。
是的,摆脱王族,那时的大周王族数量已经快接近百万,什么概念,光每个月的俸禄就是千万石灵谷,还是排除其他节日赏赐灵果神物的算法,加上这些,直接逼近两千万。一年十二个月,也就是两亿多石灵谷(一石百斤,约和一千万吨灵谷)
而当时大周登记在册的耕地面积两百亿亩,大部分是凡田,灵田很少很少(基本上在宗门内部),每年也每亩地平均也就三石到四石之间,税收为两层。灵谷与普通谷物存在这一个换算比,约为一比二十(不稳定,有时甚至一比三十)。每年的税收折算下来约为五到七亿石灵谷,看似没问题,但是大周还有自己的官员,军队、手下要发俸禄,加起来基本一丝不剩。如果遇到天灾,那都是天子从自己的内库拿东西往内贴。
这样一来,哪怕是天子一脉有着上万年的积累(从大夏皇朝立朝开始,周侯就出现了,直到皇朝灭亡,大周称王),也遭受不住这般消耗。
到姬鸿揭开内库之时,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不过那时的姬鸿虽然修为不高,但胆子却不小,直接调动天子九师力量,配合大周十三州军部,对大周境内的大大小小宗门进行强制整编,收缴了部分灵物,这才缓解了危机,但仍然是治标不治本。
到了姬鸿一百五十岁时,危机爆发了。宗门不满压迫,开始反叛,使得民心慌慌,那时的姬鸿实力才接近大宗师,直接开始镇压危机。只是到了后期,妖魔纷纷出来闹事,不得以的情况下,只能向王族族老妥协。
但事情结束后,姬鸿突破到大宗师,正式开始自己的治国之路。
在妖潮未到之前,姬鸿虽然也打压门派,但不敢做得太过分,也就是收取一些税收就行。因为他很清楚,吓唬人还行,自己打不起,也打不过。
谁叫宗门这块饼的利益太大,这些宗门的背后有王族、有诸侯、还有大臣,甚至通天阁后面直接是文圣。
但妖潮来临之后,在妖族之战之中收缴了太多的妖兽材料,一下子大周军队开始装备起来,有了初始资本和整个大周修行界斗法。至于割让出去的岭州之地,姬鸿也无法,因为想要战争结束,这是最好的方法。
先是大力打压一部分中小门派,甚至灭门,收缴被门派侵占的土地、矿场、林场、果园、渔业和奴役之人。同时开始派出王族之人往各大门派拜师,这样一来不仅缓解了王族对气运和物资的消耗,还牵制了大臣。
王朝之中宗门和臣子暗中勾结之事姬鸿太清楚不过,之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但这次他可不想再忍耐,关键是他有了实力,不想再隐忍下去。扩大原本的影侍名额,开始针对王朝内部和一些宗门来了个大清洗。
毕竟就连天子九师之中几位武神都与宗门关系太近。
作为天子直系的军队,之中穿插着宗门之人,你叫姬鸿如何放心自己的安全。要知道哪怕他有人王气运和人皇龙气加成,但是不代表着杀不死,毕竟那时他才是武神,只要九师武神动手,姬鸿敢保证死的一定是自己。
加上百姓生活本就苦,上缴税收给朝廷,以寻求庇护这是合理之事,但宗门却插手其中,又收了一层税,甚至比朝廷更严重,所以王权与神权之战不可避免。
之后的两百多年里,姬鸿指挥着自己的军队,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以战养战,硬生生的将大周内部宗门打掉了八成,打得剩下的宗门看见大周军旗就怕,也不敢再为难下面之人。
到其三百岁时,登记在册的耕地有四百亿亩,还有无数矿产资源,灵根果园不好统计,领土之人达到十四亿。虽然国土面积小了,但耕地却翻了一番。至此大周才有了点好气色,且逐年上升,而姬鸿这时也明白了自己不是能建立大周皇朝的主。
到了三百四十岁时,已经是大武神,可以飞升了。连自己的二子都已经培养好了,结果飞升不了,被人道之力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