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劲松,梁柏涛对银行和券商比较熟悉,马雪徵对企业比较熟悉,赵林欢,杨蕴和对投资管理很熟悉。所以要贺正诚选择,也就是赵林欢,杨蕴和,但这两人都没有站出来,也就只有袁天发比较合适。
袁天发在弘毅的工作履历可以追溯到宁波钢铁集团的成立,贺正诚本来想在国内展开资本大法,通过收购兼并进行行业整合,可惜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只收购了几家小的钢铁公司,比如说杭城钢铁,和南京钢铁的合并最后还是失败了。
离开宁波钢铁回到弘毅,然后就参与主持了去年大部分的收购案,袁天发在其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过他也有劣势,不是弘毅的创始人团队成员,还没有正式加入轮值CEO行业,就算加入了,也会排到赵林欢,杨蕴和后面,或许还会被朱运来取代。加上年龄因素,他成为弘毅集团CEO的可能性极低。
这样一想,贺正诚也理解了袁天发的选择,让他成为弘毅控股的总经理,然后决定在三月份召开了股东大会,就公司分拆做出表决。
这其中还涉及到各种债务划分,因为公司性质不同,大部分债务都会由弘毅控股承担,而且为了收购友邦保险,弘毅控股还会想办法融资,在合适的时机发行新股或者公司债,也可以是卖掉旗下公司股份进行融资。
弘毅的负债率虽然高,但其中近700亿港元都与贺正诚有关,随便延期该合同都没问题,他很好说话,弘毅控股要融资,贺正诚肯定是要出钱出力的。
既然是分拆,公司的名字也会换一个,毕竟这样一家公司也就没必要上海弘毅的品牌影响力。
新公司的名字还没有想好,他们首先要确定两家公司的估值占比,比如说弘毅集团现在的市值大约是250亿美元,弘毅控股的估值如果是150亿美元,那分拆之后弘毅集团就只有100亿美元了,这显然不正常,他们在去年收购入股资管和券商业务就耗资近100亿美元,难道弘毅之前的业务不值钱?
所以,分拆的消息传出后,弘毅股价在三月份中旬终于再次超过20港元,市值超过2400亿大约308亿美元。
与此同时,AIG爆发了奖金门事件,刚刚接手美联储300亿美元的救助,AIG就宣布将向其金融产品部门高管支付总额高达1.65亿美元的奖金,一时间沸沸扬扬,然后又有新闻传出,其实际奖金金额超过4.5亿美元,舆论顿时哗然……
从2005年被赶走的的汉克·格林伯格开始,换成马丁·沙利文到2008年罗伯特·维纶斯坦德,现在的爱德华·利迪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批评AIG,因为他们的行为合法,所以大多数批评都集中在道德层面,这就够了,爱德华·利迪几乎必然会辞职,收购友邦保险的机会终于来了……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