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可不是胡扯,国企资源是有限的,中金某种意义上的垄断优势必然会消失,中小企业才是中言证券称雄的关键。中金在摩根士丹利退股后,连续三年的盈利营业收入只有30多亿,净利润率最多也就3.7亿。同期的中言证券营业收入分别是250,117,161亿软妹币。中金后来年收入最多也没有达到250亿,只能说他们最好的年化已经过去了。
“这份资料是真的?”朱运来拿着贺正诚给出的收购目标文件问,没有和他争辩。
“当然,这是初稿,具体的收购目标后来有了一些调整,但思路是一致的,弥补弘毅业务上的缺失。”梁柏涛
“如果我们不让出公司控制权,你们就不会让中金参与到这些项目?”朱运来
“不能这么说,贺生的意思是弘毅资管公司收购摩根士丹利的的股份就够了,我们做纯粹的财务投资人。”梁柏涛
“……”朱运来翻了翻手中的文件,对弘毅的做法有些不明所以,因为朱经理的特殊身份,他当年以基层管理者的身份加入中金,马上就有人向他效忠,因此弘毅想要拿到中金的控制权,甚至是部分控制权,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难道弘毅真的只想做财务投资者,那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份资料?朱运来拿着这份需要保密的资料回到公司,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公司找人过来讨论,查看起里面的资料,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AIG,华盛顿互惠银行和花旗集团风险最高,苏格兰皇家银行,富通集团,ING集团等赫然在目。其中还有民生银行投资的联合银行,可能破产的企业太多了。
“他们开玩笑吧?”
“你在开玩笑吧!”
今年以来,弘毅研究院的报告简直成为了“盛经”,这些年的各种预测几乎没有失手,连带着贺正诚在《成报》发表的《货币战争》也在国内一印再印,他也成为了国内的一个网红。
贝尔斯登因为流动性危机,几乎注定会被收购,弘毅说次贷危机会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现在已经初现端倪,现在大量的投资机构盯着弘毅,跟风现象明显,怀疑弘毅的结论,还不如怀疑自己。
“难道是为了富通集团?”
“平安入股富通,之前还说有分红,这笔投资是赚了。”
“难道富通造假?”
“就算没有造假,他们也会陷入流动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