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施楠笙没有追问,贺正诚也不在说这个话题。
本来以为还要无聊一阵子,直到疫情结束,没想到马雪徵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又勾起他的遐思。
电话中他得知三桶油之外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想要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但他们实力不足,于是联系了两家国内的公司,可惜不仅没有帮上忙,反而给他们添乱。也不知道是谁,给中航油的负责人推荐了国内风头正盛的弘毅资本。
贺正诚记得中航油事件,原因就是他以前自学金融知识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我想你可能搞错了,弘毅资本虽然成立了证券公司,但我们并没有经营投行业务,不擅长企业并购。”贺正诚见到了精英范十足的中航油总裁陈久林。
这个陈久林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1997年,他加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先后担任总经理、董事总经理、执行董事兼总裁。在2002年7月,他以3.7亿人民币溢价收购上海浦东机场航油公司33%的股权,成为中航油(新加坡)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使用杠杆方式,出资1800万,贷款4200万,总共6000万欧元收购到西班牙CLH公司5%的股权。2007年,中国航油以1.71亿欧元的价格卖掉了这部分股权。
虽然比不上贺正诚几十上百亿的美元的开挂收益,但在这个年代,他将一家央企的分公司做到现在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收购的事情我可以谈,我们现在缺少的是资金。”陈久林
“资金,难道弘毅可以入股中航油?”贺正诚的弘毅资本可没有对外借钱的先例。
“我提前咨询过,贺生是值得信赖的朋友。”陈久林
有些意外,这到底是天上掉馅饼还是一个带毒的诱饵?
“弘毅能拿到多少股权,能不能进入董事会?”
“中航油是国物院直辖的央企试点企业,我们是中航油的控股子公司,只要不动摇中航油的控股地位,都可以谈。”
在新加坡上市,公众股最少15%,中航油控股15%,也就是说最多可以拿到35%的股份,应该不可能。
“你们需要多少钱?”
“我们想从吉宝公司收购收购20%的新加坡石油公司股份。”陈久林没有犹豫
“吉宝公司总共持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