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从香江开始> 第177章 自己的私募基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7章 自己的私募基金(2 / 4)

2000年,高频交易占美利坚股市总交易量的百分之10左右,十年后这个比例会高达百分之70。

贺正诚不懂这个,但他对高频交易和量化交易这些名词很熟悉,在他重生前那些年,哪怕是A股还没有T-0的,大陆证券市场量化交易的发展速度都非常惊人了。

更关键的是量化交易和互联网,计算机性能,算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比较典型的“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的物理,统计,数学,计算机专业人才辅助构建模型。据说华尔街有大量的华人在从事这些工作,主要还是中科大的毕业生。

作为一个不懂技术的硅谷科技精英,贺正诚对于这种风险相对可控的金融模式很感兴趣。于是授权本森·戴维德组建这样一个团队。

“我们已经招聘了三个博士,7个硕士,正在设计交易模型,还在和交易所联系,我们想将交易系统的硬件需要放在离交易所主机很近的位置上,最好得到专门的准入许可证,将交易指令直接发送至交易所(不再经过券商中转),黄其辅先生已经答应我们协调了。”本森·戴维德

黄其辅?对的,没错,就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那个牛叉的华人经济学家。

两年前被黄奇辅怼了之后,他们保持着联系,贺正诚偶尔给他发一些邮件,述说对大陆发展前景的看好。由此引申到讨论大陆经济体系中的各种缺陷,让他欲仙欲死。还好,贺正诚坚持了自己的底线不动摇。

有问题不怕,怕的是没有改变的勇气。哪些事情,大陆自己可以解决,哪些事情他们解决不了,我们可以解决。

大陆经济的发展对世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作为投资人能够做些什么?

贺正诚是不懂经济,难以和他们在专业领域讨论,但是他有强大的乐观精神和顶级的“想象力”,能够在一片茫然的未来中走出一条路。

“如果这个世界不那么美好,那我们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贺正诚掷地有声的说,对付秀才就要莽!

懂的再多,也不如枭雄的莽撞,就像诸葛亮,刘伯温这样的智者,远不如当时的开国皇帝。

一个企业家,并不一定要多么聪明,能够自己走在前面,并且带领一个集体走在前面。贺正诚愿意为了某些事情堵上自己的身家,自然能够吸引有类似想法的人加入。

于是他在夸父资产管理公司名下成立了几只不同目的的私募基金,为了赚钱,也为了用这个平台招募优秀人才。

黄奇辅或许不是一个好选择,但却是贺正诚能够接触到最合适的优秀人才。长期资本的创始人团队吸取了经验教训,降低了杠杆比例,同样也降低了盈利。黄其辅在贺正诚的鼓动下,在他成功预测了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终于动心了。

就在贺正诚找戴维德了解情况的同时,黄其辅也到了他们在康州的公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