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皇帝勉强小小的子民娶下自己的公主。
但是皇帝不计较,也不代表他心中没有会对那小子看不过眼,所以晾了他许久。
批了个奏折,不咸不淡的吩咐,将本可入翰林将来当京官的探花郎外放到小小旮旯地做末等的小官。
很快旨意便传到了宫外,处于风口浪尖的李之然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幸灾乐祸之人不知多少。
也有一身傲骨的文人推崇探花郎的高洁品质,所以关于李之然的名声可谓两极分化。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很少有人胆敢在此时靠近疑似被一国之君不喜的李之然。
董生倒是够朋友,他此时也已是考中进士,虽是莫等,但如今还未到而立之年,也算是年轻才俊。
“本是多大喜事,堂堂公主爱慕,本朝可没有驸马不可入朝为官,但……”
董生绕着李之然不断打圈,摇头叹息。
再眼看李之然静默无言,拍了拍他的肩膀,作出轻松笑脸。
“月娘一心护持你,若是没有月娘,我们这些一同上京的考子早已命丧山林,尸骨不全,何等凄凉!
李兄满腹才华,月娘更是有神秘莫测之能,你们一同上任,也能做出实事,不愁没时机升官发财。
就算真的没有,于那当地有如花美眷相伴,也不妄来这人生走上一趟!”
董生捧出一壶温好的竹叶青,往两个酒杯都倒满酒,两人举起同时一碰,一饮而尽。
他也外放为官,这对他已经是最好的前程,两人这一,别怕是以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正式饯别酒饮后,董生趁着酒性高歌一曲,驱散沉重又感伤的氛围,二人便分别了。
唐安掀开门帘进来,带着笑问道:“郎君可是怨月娘?”
李之然将酒壶酒杯放好,起身摇头道:“能有今时今日多亏月娘扶持,从不是有半分虚言。
无缘上京赶考,甚至没有遇到月娘我不过是一穷酸秀才,此生能够考得举人,已是所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