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村的开村如果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是有些平淡的,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只是一群百来号的来宾进行了参观。
可如果有细心人去细数就会发现,何平这次请来的来宾阵容有多强大。
县政府的官员们暂且不论,也不说王猛这个高官的高官。
在这百来号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国内各大杂志报刊的编辑,人民文学、读书、京城文学、当代、十月、小说月报、青年文学、光明日报、新京报、辽省日报
其中有很多主编、副主编这样的实权人物。
比如说读书杂志的主编沈昌文。王猛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要知道读书可是一本思想评论杂志,可在八十年代却能创造单期卖出十几万册的成绩,市场表现比之当下的流行读物毫不逊色。而其中刊登的读书无禁区、人的太阳必然升起等一系列文章,更是映射了整个八十年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变迁。
还有京城文学的主编林斤澜,同时也是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
作家代表也有不少,李拓、韩少功、陈村、残雪、马原、柯云路、査海生、刘军、骆一禾
不过在这其中有一部分都是此时尚未成名的,被编辑大佬们带过来见世面的新人,比如说刘震云。
刘震云是82年参加工作的,这几年一直在进行文学创作,只是始终没有什么有名气的作品面世,这次来是被王抚大姐以潜力新人的身份带过来见世面的。不过也正是在今年,刘震云的作品会迎来井喷式的爆发,之后多次发表在人民文学上。
除了这些人,文化界代表也来了不少,有时任三联书店副总经理的董秀玉、环球出版社总经理梁跃进、省新华书店公司的总经理张建跃。
今天来作家村的这群人说代表中国文学界的半壁江山有些夸张了,但代表几千万的读者和图书市场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作家村这样一个刚刚运行的机构,要在短时间内接纳上百位宾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亏了何平事先的安排,让作家村在开村第一天看上去还算是有条不紊。
何平刚把来宾们安排妥当没一会儿,王猛突然找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