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行街,长达数十里,街上遍布铺席商店,还夹杂官员宅舍,坊巷市肆,有说不尽的绮丽,数不完的雅趣。
一行行团行、店肆,如春天的花朵竞相开放,那边厢叫卖像黄鹂唱着歌儿,这边厢的糖行又送来浓香。
成群的的市民,含着香糖,打着口哨,边逛边看,仔细品评,悠闲地打发这似白天一样的光阴。他们如鱼游春水一般无拘无束在夜市上漫步、争吵、打情骂俏,逐神怪于巷尾,迎社火于街道。
这如鱼儿巡游般的人群中,有一个背着行囊的少年,少年肩上坐着一个婴儿肥的娃娃,耷拉着脚下绣着老虎的布鞋。
方青仰着头,那双丹凤眼中印着那足以照天的灯火,这还是他第一次逛东京的夜市。
之前每次这个时间他都已经入睡,再过不久就要在凌晨起床到鬼市子那做生意了。
“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
方青知晓为何苏轼忘不了这马行夜市了。
夜市虽热闹,可小郭葵却很抑郁,耷拉着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扫过一片又一片的人群,却还是没有找到自己寻找的那副脸庞。
“呜呜呜,小姑不见了。”大颗的泪珠从郭葵的脸上划过,同时他的小手拽着方青的衣领死死指着一个小贩的糖葫芦。
对于自己这个泪流满面的小老弟,方青只得掏出几枚铜钱买了一串糖葫芦。
求求他小姑赶紧来吧,方青觉得自己的钱袋快顶不住了。
可偏偏事与愿违,等到方青肩扛着郭葵把整条马行街走遍了也没找到郭葵口中的那个小姑。
“吧嗒吧嗒。”郭葵舔着糖葫芦,一双大眼睛红红的,不时还吸一吸鼻子。
走在胡同里的方青看着肩上的郭葵犯了愁,难不成真得带郭葵回五丈河的运粮船上?
可河上摇摆的蓬船只是像摇篮。
那可不是摇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