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刘芳受太后器重,李神俊这个学生也算是否极泰来,被迁为豳州长史,助刺史元燮稳定关中。
今日三兄弟来此,则是托了李承志的福:李遵与李始贤交好,李神俊则与李承志一见莫逆,引为知己。这二人都是被刘芳请来做说客的。
连接三日,兄弟二人日日与李始贤喝的酩酊大醉,好话更是说了几大车,李始贤也是满口答应。
但他是不是会兑现承诺,会不会真的劝李承志休兵言和,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以李韶估计,二人虽是父子,但若说令李始贤规劝李承志如何如何,无疑于痴人说梦。
因时过境迁,自泾州平僧乱之始,李氏之主便已易位。莫看李始贤依旧是家主,但早已名不符实。只要李承志不点头,李氏上下嘴上应承应承,下来后该怎么做依旧怎么做。
更何况,李承志深谋远虑,如今的西海已非李氏一家独大,李始贤的影响力已极为有限。
再有李始贤本就狡诈如狐,你当他感恩涕淋,热泪盈眶,说不定心里还在骂你傻。所以莫看他答应的这般快,说不定等天明酒醒,半句都不会承认……
转着念头,兄弟三人下了城,就此分开。
这一年以来,李韶可谓是跌宕起伏,三升三落。
最风光之时,自然是奚康生为征北大将军,讨伐高肇之时。因他缺兵少粮,不得不依仗关中,且二人本就为多年同僚,是以对李韶极为倚重。
之后换作元澄,便急转直下。堂堂从一品的将军连降三级,竟沦为一州别驾的境地。
别驾也就罢了,还被发配至薄骨律,近似软禁一般被困入城中,整日无所事事。
好在李韶宦海半生,经惯了大风大浪,早已宠辱不惊。日子倒也过的逍遥。
如今元澄没落,换作刘芳都督征讨诸事,李韶也算是苦尽甘来。一月前,他就官复原职,又被加为二品安西将军,于元遥帐下听令。但李韶并未领军,而是助司马元钦筹粮。
而明眼之人皆知,关中已到了官逼民反的边缘,李韶更是心知肚明:如今风雨飘摇,风声鹤唳,朝廷明知饮鸩止渴,却也已顾不得了。
但若真因征粮而逼的关中烽烟四起,定会有人被当做替罪羊,杀了以平民愤。而李韶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好像才是最合适的那一个。是以他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能拖一日是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