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巷,冯府。
二月初的新月,如眉似勾。微浅若无的月光洒照天穹环宇,如此的凉,让夜逾加静。夜色中的冯府,是画者难描的夜景。
太太的正院、二位姑娘的闺阁和下人们的寝院亮着灯笼、烛火,让这乍明还寒的夜多了几分温暖。
冯昭坐在临窗的书案前,阁窗半开,她定定地望着熟悉却又异常陌生的地方,她喜欢这里,喜欢冯府,看到远远近近的明亮的灯光,显得很热闹。
原来,热闹的不是家人的多少,而是心头的那份温暖,就像是冯府,只得母女三人,各处院子都有灯光亮着,即便是老太太陶氏仙逝数年,但她的院子里依旧灯火通明。
老太太虽不在了,但服侍过她的婆子、老仆却留在了那里,住在那处院子的是陶氏陪嫁婆子夫妇俩。老夫妻的儿女们大了,有的在冯家大房的店铺上做管事,还有的在田庄上当庄头,陪着老夫妻的是两个外孙女与一个稚子孙儿。
每至暮食时分,这三个半大的孩子会回到怡然堂陪两个老人一道用饭。
主子少的冯府,是无数人的家,是下人们的家,是余氏母女三人的家,更是那些几代效力于冯家老仆的家。
冯府是几十户家、或者是近百户家组成,他们的生存、荣辱、兴亡与冯家大房紧密相连。
黄昏的时候,城南冯府的冯崇文来了。
孟氏叮嘱丈夫道:“什么都别说,大嫂家里正忙着,有什么话我们回家细谈。”
有了妻子的话,冯崇文尽量少言多看。
行罢了礼,余氏令侍女奉茶,分宾主入座。
冯昭不愿累及族人,弱弱地道:“大叔父,我暂住几日再迁往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