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下午三点多,周诗亦从家里开车去创业园接李洛,顺道在亦舟的竹落实验室转了一圈。
他到竹落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田恬庚和两个博士生大周六的还在实验室里工作。实验室一角放着折叠床、洗漱用品、换洗衣物,几个人俨然已经长期驻扎在这儿的节奏?
年轻人真够拼的。
田恬庚看见周诗亦来了,兴奋不已,郑重其事地向他介绍了团队,又汇报了论文进展,“我们现在应对的参数量,一般来说是亿级左右对吧?平均亿到十亿级……”
“我呸!”实验室最后排廖为的骂声响起,“老子……”
田恬庚立马补充:“最新一次的迭代,百亿级的参数总量也会有。”
廖为闭了嘴,没再找茬。
周诗亦看向廖为,这家伙趴在一台电脑前看数据,并没有扯着喉咙在训人,真是难得一见。看来这个田恬庚和他挺合得来。
田恬庚提出了搭建参数服务器的几个想法,以此来应对极大规模的参数量,实现分布式并行程序的编写。
周诗亦直白地指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比如服务节点之间需要保持实时更新,考虑到参数量巨大,计算任务也重,对于带宽要求会很高;
比如算法任务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办法并行运行,分配计算节点的任务时要考虑最优化等等。
田恬庚记了笔记,并未马上给出什么反馈。周诗亦多看了他一眼,觉得他这人做事踏实认真,性格也是稳扎稳打;没有和博士生导师沟通过的内容,他不会自作主张地掰扯。
是个好苗子。
周诗亦觉得先前把这部分研发工作交给灰狗科技是个十分正确的决定,一来研究方向一致,A大的几位教授给出了不少指导;二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来完成更为实际紧迫的转型需求。
周诗亦问他有没有经费方面的需求,他说资金方面暂时是宽裕的,省市级的纵向基金,他们也在积极申请。
周诗亦又问他还有什么其它的困难或者需求,田恬庚犹豫了一秒,摇头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