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即是周瑜麾下,为何会向显圣透露实情原委?”刘玄此番话后,刘备更加不解。
既然庞统是周瑜的部下,那向刘玄这个即盟又敌之人透露实情,是否太过诡异?
“周瑜已被臣离间计所制,恐怕再无翻身之地,依凤雏之才,如何不知?
且庞生素仰慕主公,又与我倾心相交,是故并未隐瞒。
且纵使其告知在下何人之策,然此时主公已至江东,一切无法回头。”
如果江东没什么意外发生,周瑜这辈子只能如此,江东郑治结构,就注定此人中了离间计之后,只能如此落幕退场。
既然周瑜已经坐困,作为庞统这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俊,又怎么可能不想好退路?
当年项伯先是泄密张良,然后又与高帝姻亲,后说项羽:“沛公如若不破关中,公如何敢进关中?今人有大功,如果而击之,是为不义,不如因善遇之。”
又在项庄舞剑之时,项伯也提剑出舞,时时以身子护住刘邦,这才让刘邦幸免于难!
彼时!鲁公大破秦军,六国主君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威加海内,又兼之坑杀秦兵,一时天下闻其恶名,无不闻风丧胆。
今日!周瑜坐困江东,一身才智无法施展,且受重伤一直难愈,庞统纵使是有如此行为,也并不奇怪!
然而刘备并未释怀,追之又问:“既然显圣言其仰慕孤,为何你劝说,他又不肯?且当初为何不效命于我,反而随周瑜?”
按理说,既然选择出仕,肯定是选择仰慕对象,这样才能更好施展才能。
不然跟一个自己三观不合之人一同处事,莫说施展才能,就是心情也不会愉快!
“主公有所不知,其虽仰慕明公,然其心有抱负,故而其心中看法,会与幕府上下大有不同,是故初未投之。
今劝不从,皆因周瑜与之有恩,故而不愿背弃归附主公。”
“原来如此,此忠义之士,惜不为孤得!”刘备听后频频点头,随后怅然若失,大叹一声。
“臣尝闻:‘得之吾幸,失之吾命’主公虽未得庞生,而有葛生、法生二佐世之才,何以憾焉?
且夫,庞生未必辅佐江东,能否得之,日后当知矣!是故,公不必如此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