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士交址,虽盘踞交州数世,然其师从颍川刘子奇(陶)治《左氏春秋》,性至孝,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今虽董督七郡,俨然已有割据一方之势。
然此人素知大义,知晓明公率天兵入境,必然不敢反抗朝廷,甚至还会谴使拜见。臣尝闻:‘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江东今荆州一战,所获渺渺,合肥一战陷入僵持,届时摄于曹操在北,若是不敢攻我,则必阴兵进入交州。
荆南背靠交州,如若孙权与曹操相连,他日意图兼并我等,自交州发兵,我等何御之耶?
今日入交,所废兵力不过千余精兵,兵贵神速克定交州,则无须分散兵力防守四方,如此岂不美哉?”
刘玄一席话振聋发聩,在场诸人听后,尽皆低头沉思。
诚如刘玄所言,孙权依然涉足交州,又见刘备势大,转而连曹抗刘也并非没有这个可能。
历史上,孙权就干出一手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之事,在曹氏依然强大之时,背盟刘备,奇袭荆州。
今日亦未尝不可!
如果刘备进军交州,则完全不需要防备,有人自交州出兵,袭击荆州。
不然则需重兵防守。
固然刘玄敢肯定,以士燮性格,并不会北上伐荆,但刘玄不敢保证,孙权会不会!
所谓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不外如是!
期望孙权像个小老弟一样听话,那显然是不可能之事!
且现在的江东处境,远比昔日处境更加困难,连荆州部分疆土都是刘备施舍。
值此内忧外患,域内矛盾叠起之时,那就必须将矛盾转移。
比如天朝,一旦孑积矛盾尖锐,却又无法遏止之时,有司必定会发通告,欲兴天兵宇内一统,剿灭胜国余孽。
虽然是光听脚步声,不见人下楼,但这种海内一统之事,普罗大众喜乐见闻。
开疆拓土,收复失地,这两种都是转移矛盾的最佳办法。